厚植文明沃土 擦亮城市底色 ——襄阳市文明培育工作综述

襄阳晚报 2025-05-26 12:45

今年3月4日,诸葛亮中学开展“传承雷锋精神”主题活动。老师带领学生走上街头,擦拭共享单车等公共设施、有序摆放车辆,为城市“美容” 全媒体记者乔森垚 摄

□全媒体记者彭艺唯 通讯员尚进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群星闪耀汇成曜曜星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线上线下齐发力,文明培育蔚然成风。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重点任务,以主流价值构建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有效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一首以“文明培育”为主题的新乐章正在广袤的襄阳大地上铿锵奏响。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襄阳,这片绽放文明之花、孕育模范典型的热土,先后涌现出孙红梅、赵福兰、方丹、熊会萍、黄德印、涂晶晶、邓发成、朱伟等先进典型。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绘就一座城市的温暖底色。

业主欲轻生,民发兰亭苑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57岁的保安卜群斌毫不犹豫地从17层顶楼翻出,在空调机位挡板上舍命相护,挺过了艰难的11分钟。今年2月20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襄阳融媒体中心,为卜群斌颁发1万元天天正能量奖金。卜群斌救人的视频通过网络广泛传播,无数网友为他点赞。

3月22日,2025年第一次“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开始,两名襄阳典型被推选为候选人。他们是身残志坚带动残疾人朋友就业的电商达人靖银平、用匠心匠艺守护文化瑰宝的文物修复专家易泽林。

去年11月,全省文明培育工作座谈会在襄阳召开。这是湖北省文明办对我市文明培育工作的充分认可和肯定,是我市凝心聚力抓培育、驰而不息促文明结出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襄阳市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强基铸魂。我市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5人、湖北省道德模范8人,“中国好人”45人、“湖北好人”60人、“襄阳好人”590人。他们如闪耀的群星照亮侠义之城的精神内核,如拂面的春风播撒向上向善的种子。

强基铸魂凝聚共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文明办全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促进文明校园创建提质升级,打造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品牌,以文化人,让广大未成年人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芒。

依托“开学第一课”,共筑中国梦、家国情。2021年9月,襄阳籍英雄航天员聂海胜出现在由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2021开学第一课》上。通过太空连线,聂海胜带领广大青少年参观空间站,逐梦星辰大海。去年9月,“弘扬爱国志 传承文化魂”襄阳市“开学第一课”活动直播吸引了70万余名中小学生集中收看。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常态化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以身边典型激励身边人。

去年9月12日,2024年度襄阳市“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举行。30名襄阳市“新时代好少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彰显了当代少年的风采。

“襄”约成长,育心树人。2024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团市委、市妇联、市民政局、市关工委联合开展第二届襄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汇聚合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去年5月21日,2024年襄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日活动举行。全市400名中小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老师怀揣打开心结的“钥匙”,奔赴校园、社区,守护未成年人的“心灵晴空”。

100余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紧锣密鼓地展开。700余场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及活动精彩纷呈。13万余名师生、2万余名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中汲取营养。

市文明办强化榜样示范作用,持续深化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涵养文明风尚。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打造“思想文化塑形”“校园文化铸魂”“制度文化赋能”三项工程,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校园3个、省级文明校园36个、市级文明校园255个、县(市、区)级文明校园478所,文明校园创建率100%。

持续打造“文明家‘襄’”文明家庭宣传推广活动品牌,让文明之风吹进千万百姓家。连续3年开展“文明家‘襄’·我的家训故事”征文活动,累计征集作品2204篇,在各类媒体开设文明家庭宣传专栏;征集展播“家书传家风”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音视频。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弘扬家庭美德文化,引导家长建好孩子人生“第一所学校”。

文明新风入脑入心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文明培育似春风化雨,如聚沙成塔,只有入眼入耳才能入脑入心!

文化广场、城市休闲景观带、商超、街道“化身”文明培育公共课堂。各县(市、区)坚持“一县(市、区)一品”,将楷模主题文化长廊建在人流量大、可及性高的城市核心公共生活空间,取得了“建成一条楷模长廊、打造一座文化地标、宣传一批楷模人物”的良好效果。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好人墙”“善行义举榜”。在浩然广场、岘山文化广场、鱼梁洲环岛景观带……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源源不断地接受着文明的滋养。

公交车站、户外阅报栏“化身”公益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节日、森林防火、礼让斑马线、文明旅游、关爱未成年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广告点“睛”城市文明。公益广告大赛更是在社会上掀起关注公益、贡献创意的热潮。

从线下到线上,从身边到“云端”,市文明办精心打造的“文明襄阳”新媒体矩阵在浩瀚网络扬帆远航。

“文明襄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粉丝量突破60万。“文明襄阳”微信公众号入选中央文明办100个“文明+”矩阵新媒体典型案例账号,发布的视频《中考生因骨癌截肢却拒绝民警背起,坚持自己拄拐杖进考场!加油少年!》观看量突破39万次,点赞及转发量5000余次。伴随着一次次浏览、点赞、转发,清风正气蔚然成风。

涵养文明新风,激荡澎湃力量。在文明培育征程中,襄阳探索出一条彰显地方特色的经验路径,一幅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