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第二期残疾人绣活培训在七里坪张家湾村开班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05-23 23:12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炳长  万明亮)一针一线承非遗,指尖绽放新希望。5月23日上午,由红安县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县妇女联合会、七里坪镇人民政府协办的“红安县第二期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红安绣活)培训班”,在七里坪镇张家湾村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拉开帷幕。县残联和七里坪镇、粮食学校负责人,红安50名残疾人齐聚一堂感受红安绣活省级非遗传承人席和玉的授课。

红安绣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挑、绣、贴、拼”的精湛技艺与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声名远扬。此次残疾人技能培训,紧紧围绕“文化传承”与“民生保障”两大核心,特邀省级非遗传承人席和玉领衔授课,组建专业培训团队。

通过“理论讲解 + 实操演示 + 作品创作”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全方位传授绣活设计、针法技巧以及市场化应用知识,致力于让残疾人掌握这门“指尖技艺”,实现“居家创收”,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为自己的生活开辟新的经济来源。

自2024年首期残疾人技能(红安绣活)培训启动,红安县残疾人联合会携手七里坪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非遗 + 帮扶”创新模式。首期培训成功培养了46名残疾人绣娘(郎),完成结业绣品30余件。不少残疾人更是主动深入钻研红安绣活,在席和玉的传习所跟班学习。他们创作的绣品深受游客喜爱,纷纷被选购。这不仅让残疾人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家庭增添了收入,生动地诠释了“一技在手,终身受益”的深刻内涵。

县残联党组成员高芳表示:“我们要让非遗技艺成为打开残疾人就业之门的‘金钥匙’,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焕发全新活力!”县残联将持续以残疾人为核心,以非遗文化为依托,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不断拓展平台与渠道,全力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助力他们展现个人风采。

七里坪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胡院桥说:后续将积极对接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充分发挥七里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拓宽绣品销售渠道,推动绣品从作品向商品的转化。粮食学校负责人则承诺,会进一步丰富培训课程内容,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学有所得、满载而归。

“自去年参加第一期培训后,我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这次再次报名,就是希望通过系统学习,能有更大进步,以后也能像席老师一样,靠自己的手艺补贴家用。”残疾学员小郑满怀期待地分享道:“特别感谢残联和政府,让我们这些弱势群体有机会学到一技之长!”在本期50名学员中,近三分之一是老学员,他们渴望通过再次学习提升技艺,更在这一针一线中燃起了对生活的新希望。

据了解,本次培训为期10天。结业时,将对学员作品进行评比,优秀作品将组织展示并出售。未来,红安县、镇两级计划依托“红安绣活传习所”,持续开展培训活动,让这门传统技艺在帮扶弱势群体、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