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贴心”更“暖心”——应城扶残助残实践纪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5-05-20 18:17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董晓芳、刘艳、刘佳文)5月16日,一场名为“指尖绽放·爱无界限”学生艺术作品展暨公益义卖活动在应城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吸引了该市各单位干部职工及志愿者、爱心企业代表及个人共160余人参与。

现场参展并投入义卖的有精巧别致的扭扭棒花篮充满童趣的粘土画精美漂亮的衍纸画工整大气的书法作品……一件件作品灵性十足展示着残疾学生丰盈的内心世界。

参加活动的人纷纷点赞“很难想象都是残疾学生做的”“我们健全人都未必能做出来”“孩子们太厉害了”……

这是应城市残疾人绽放光彩的一个小小瞬间,也是该市创新残疾人服务成果的缩影。

近年来,应城不断完善助残服务体系、增加精准多元服务供给,打造特色助残服务品牌,用政策温度和社会关爱照亮残疾人生活,为他们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康复训练  守护折翼天使回归之路

5月9日上午10时许,应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内康复技师田玲玲手拿识字卡片和玩具对一名言语障碍孩子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

在她的反复指导下孩子终于清晰准确地发出“哥哥”的音田玲玲摸摸孩子的头向他高高竖起大拇指带他开心玩起互动游戏。

“候在一旁的孩子家长松了一口气:“孩子快3岁时还不太会讲话,在这里治疗已有一段时间,现在情况越来越好,也给了我们家庭希望。”

应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于2023年正式运营设运动治疗室、言语训练室、作业治疗室、物理治疗室、推拿室、针灸室、水疗室、感统感官训练室、测评个训室、培训室等。

田玲玲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言语障碍孩子她手边除了卡片、玩具等还有压舌板、纸条等特殊教具。

训练时,她会引导孩子用触觉、视觉感知声带震动、气流变化;会模仿孩子无意识发音,帮他们把这些转化成有意识发音;还会用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物品诱导,达到发声目的;也会在游戏互动中带着孩子进行密集的发声练习……

一个字母、一个口型,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需要日复一日、成百上千次训练和耐心陪伴。

正因为有像田玲玲这样的康复技师全心付出,综合医学、教育、心理和辅助器具等的“加持”,每年在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儿童有80余名,都或多或少恢复功能、减轻障碍,增强了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

11时许一辆公共汽车载着做完康复训练的家长和孩子们平稳踏上回家路康复中心位于应城城北,位置较偏应城市开通往返市区与康复中心的公交专线免费接送残疾儿童及家长尽最大努力为残障家庭提供保障服务。

艺术疗愈  点亮特殊世界希望之光

5月9日上午,应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正在上艺术疗愈课。

课堂很安静孩子们拿着扭扭棒在老师指导下专心做手工冷傲的红梅、金黄的麦穗、娇艳的桃花……孩子们的指尖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扭一扭,整理一下就是一朵漂亮的花儿生动地绽放。

校长付良英说:“残障不是缺点,而是特点。孩子们或许不善言辞,但他们受外界干扰少,专注力更强。”

该校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艺术能够促进特殊孩子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学校创造性使用艺术疗愈方式引导残疾儿童发展轮滑、旱地冰壶、篮球、足球、书法、绘画、手工等爱好和特长。

艺术疗愈给特殊儿童带来的帮助和改变显而易见。学生小雨(化名)刚来时拒绝交流,甚至连坐都坐不住。老师带她上艺术疗愈课,让她尝试制作手工艺品。

看着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像模像样,小雨变得积极上进、独立自强,还获得孝感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付良英感慨:“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我们的孩子通过教育,获得未来社会参与的能力和自信,展现生命的独特光彩。”

学校建起星芽工坊,下设种子、绿芽、绽放、星语四类工坊。这是为特殊儿童打造的独特艺术教育平台,将粘土、衍纸、编织、扭扭棒等手工艺与康复训练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潜能,促进感知统合、精细动作及社会性发展。

得益于艺术疗愈的广泛开展在这里就读的许多残障孩子向阳而生拥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他们有的在全国特奥会、残运会获得奖牌有的通过高中接力培养考入天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5月12日应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再次传出好消息,湖北省第九届特奥会轮滑项目选拔赛上该校特奥轮滑队斩获1金5银2铜的好成绩。

残友驿站  铺就自强自立人生通途

5月9日12时左右,位于工农路37号的应城市残友爱心驿站又迎来了一波客流,买鸡蛋、买米买油的客人让小小空间变得突然拥挤。

“我是看到视频宣传后找过来的。”应城市民陈先生道,他上班的地点在两公里外,专门来买了土蜂蜜和大米。“价格还蛮公道!”陈先生满意地说。

这是该市第二家残友爱心驿站第一家在文昌路是今年1月15日开办的

第一家店合伙人是邓艳、刘爱军、丁晓英、李峰四名残疾人和该市职教中心讲师刘波,第二家店则有残疾人夫妇冉重庆、曹应霞加入进来。驿站主营当地农副产品与土特产品,同时为本地残友们提供产品代售服务。

驿站采用“线下实体销售+线上直播带货宣传”的模式经营。他们通过短视频展示残疾人创业过程中的坚韧与拼搏,吸引了众多爱心人士关注,他们的经历也激励着更多残疾人投身就业创业。

应城市残联还为他们提供直播带货工作室和设备、资源等支持。借助直播与短视频宣传的有力推动,两家店目前网络流量达到208.9万人次。

在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在志愿服务、维权助残等方面予以激励支持,千方百计帮助残疾人排忧解难,想方设法鼓励他们独立自强——应城市用扶残助残实践证明:生活是广阔的赛场,残疾人也可以成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