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黄渤海观测海雾?观测有哪些亮点?专家介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6 19:01

黄渤海海雾综合观测研究及人工消雾科学试验正在山东青岛市展开,试验将持续3个月。此外,试验还首次开展了海雾消雾试验,为更好地认识海雾生消演变机制、提升海雾监测预报水平打下数据基础。

海雾是黄渤海海域主要的海洋气象灾害之一,是海洋上空低层大气水汽凝结,造成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黄海及其沿岸地区的海雾以平流冷却雾为主,每年4月至7月高发,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海雾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海上交通事故的风险,还会对渔业、航运、海上能源开发以及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筱晔介绍,目前的海雾监测,主要还是以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两种手段为主。

地面海雾监测,以单点的监测为主,没有办法做到一个大范围的覆盖。 卫星遥感监测,能够监测和识别大范围的海雾,但是在云层覆盖以及晨昏的时间段,海雾的识别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专家介绍说,目前的海雾预报预警水平无法满足港口、航运等场景的精细化预报需求。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由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牵头,联合多个气象机构和组织,共同开展黄渤海海雾综合观测研究及人工消雾科学试验。

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筱晔:我们这次观测的一个亮点是,增加了垂直起降的低空无人机观测,相对于以往的观测,增加了从海面到雾顶整个高度范围内的温湿廓线和风场探测,这对于研究海雾的生消机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还增加了海气界面的移动观测,包括波浪滑翔机,以及固定式的浮标和锚定的漂流浮标观测,它可以获取海气界面的气象和水文要素。

海雾无人机消雾试验,是通过无人机播撒催化剂及聚能空气炮联合人工消雾作业,定量评估检验人工消雾技术和装备实际效果,为研究成果实现业务化应用打下基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 任红:我们这次无人机垂直探测试验,一方面是为了获取海雾相关的精细化数据,为海雾模式预报提供支撑,另外一方面,也是想形成不同情境下人工消雾的数据库,为未来人工消雾的应用提供支撑。

通过此次综合观测试验,研究团队不仅成功验证了多种新型观测技术的有效性,还积累了多次海雾过程的数据,多项结果均达到了试验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