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武乐)近日,襄阳68岁的李女士(化名)因食用冰箱内存放的剩饭剩菜,感染李斯特菌导致化脓性脑膜炎,一度陷入昏迷,万幸,经过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多学科联合救治,终于转危为安。该病例为市民敲响食品安全警钟。
剩菜引发险情 罕见细菌“偷袭”大脑
据该患者家属回忆,李女士发病前曾连续食用冰箱内未经充分加热的剩菜,随后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病情迅速恶化至神志模糊。经医院初步诊断,其颅内感染病原体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李斯特菌),之后李女士被紧急转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神经内科进一步救治。
面对患者严重的颅内感染、脑水肿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等复杂病情,神经内科团队联合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专家迅速行动,立即制定抗感染方案。通过脑脊液检测、基因测序等技术明确病原体,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经过两周的全力救治,李女士意识逐渐清醒,体征趋于平稳,目前正在康复中。
专家提醒:李斯特菌专挑“软肋” 这些习惯要警惕
高新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小龙介绍,李斯特菌素有“冰箱杀手”之称,在4℃低温环境中仍能繁殖,常见于未经加热的冷藏食品,如冷盘、剩菜、生乳制品等。老年人、孕妇、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感染后可引发脑膜炎、败血症等重症,死亡率高达20%-30%。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专科,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襄阳技术实力雄厚、诊疗设备先进的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尤其在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癫痫、帕金森病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深受患者信赖。
为预防类似事件发生,李小龙建议,剩菜存放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至100℃以上;冰箱内要做到生熟分储,定期清洁,温度设定低于4℃;老年人、孕妇等高危人群要避免生冷食品,如生鱼片、未灭菌乳制品等。
“病从口入非小事,食品安全莫大意!”李小龙提醒市民,夏季微生物活跃,需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出现持续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