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仅24小时就要“跳巢” 中华秋沙鸭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生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5 18:10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野鸭之一,其种群已经生存了一千多万年。中华秋沙鸭目前仅存于东亚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种群数量仅存3000多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每年二、三月,它们从我国长江一带迁徙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进行繁殖,部分迁徙至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到了十月、十一月,再迁徙至我国长江一带越冬。

吉林长白山地区,是中华秋沙鸭的重要繁殖地。每年3月至5月,北归至此的中华秋沙鸭在这里开始哺育新生命。眼下,正值雏鸭破壳“跳巢”的高峰期,刚出生的鸭宝宝们以独特的跳跃方式奔向大自然,开启它们的成长之旅。

勇敢的一跃:直击幼鸭“跳巢”

五月中旬,位于长白山的吉林园池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河流与溪涧纵横交错,两岸植被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几天,总台记者经过持续蹲守,终于记录到了中华秋沙鸭幼鸭跳巢的珍贵影像。10日上午,一只雌性中华秋沙鸭离开巢穴飞到地面,开始在树下来回踱步。在确认四周安全之后,它开始持续鸣叫,呼唤树上的雏鸭跳巢。

很快,距离地面近十米高的巢穴内,毛茸茸的鸭宝宝探出头,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在鸭妈妈的呼唤声中,鸭宝宝奋力伸长脖颈,扇动着还未长出羽毛的翅膀,以一种仿佛飞翔的姿态,完成了生命中勇敢的一跃。紧接着,一只跟着一只,所有鸭宝宝陆续跳出巢穴,即便重重地摔在地上,也毫发无损。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 续文宇:首先鸭宝宝的骨骼密度是比较低的,整个身体比较轻盈;其次鸭宝宝在跳巢的时候,它的翅膀是打开的状态,减慢降落的速度;最后,它降落的地方是松软的草坪,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跳巢时候对它造成伤害。

跳到地面后,这些小鸭子迅速集结在鸭妈妈周围。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摇摇摆摆地进入旁边的河道,开始了它们的第一次觅食之旅。

续文宇:雏鸟在破壳之后,大概24小时左右,在成鸟的带领下,进行跳巢行为,是很多大型洞巢鸟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在跳巢的时机上,如果是比较大的风力,会影响雏鸟跳巢时候的着陆点。天敌也会有影响,一般成鸟雌鸟会去进行巡视,直到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来通知雏鸟进行跳巢。

今年,园池湿地保护区内共有10巢中华秋沙鸭在繁育雏鸭,目前已有5巢成功完成跳巢。据监测,现在,吉林省中华秋沙鸭的数量为600多只,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区的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水系。

续文宇:中华秋沙鸭现在的全球种群数量,大概是不到4000只,也就是2000对左右。已经非常稀少了,所以它的保护工作的推进,包括保护规划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刻不容缓。

探寻生命密码 何以种群延续千万年

刚刚破壳,出生仅仅24个小时,小小的中华秋沙鸭幼鸭,就要从三四层楼的高处跳下来,进入江湖开始生存挑战。为什么中华秋沙鸭会选择这样方式来生存?这个被称为“鸟类活化石”的物种,又是如何来延续跨越千万年的生命密码?

续文宇:中华秋沙鸭雄性是黑白相间的,头部具有长长的颈冠羽。雌鸟是具有姜黄色或者暖黄色的头部,雄鸟和雌鸟两胁都具有一个鱼鳞样的斑纹。小鸭的跳巢行为可以被认为是中华秋沙鸭的进化选择,在树上相对比较安全,另一个中华秋沙鸭是早成鸟,也就是雏鸭在出生之后就具备捕食能力,所以在具备飞行能力之前就进行跳巢,然后进行捕食行为,以提高自身的成活率。

地球北纬42度的生态秘境——长白山系,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每年3月初,风姿飒爽的中华秋沙鸭,便携带着春天的讯息归来。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研究中华秋沙鸭种群繁殖的世界权威机构,博士后续文宇从2018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来园池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

续文宇:中华秋沙鸭在进化上,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物种,因为它自身不具备筑巢的能力,只能利用老龄树洞作为自身的巢穴。树洞如果过大的话,可能会导致雨雪进行倒灌,如果过深的话,可能导致雏鸟在跳巢的时候,无法从树洞当中出来,它对环境的质量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水质要好、干扰要小、食物要丰富。

相较于其他候鸟家族的庞大阵容,中华秋沙鸭的种群规模始终维持在千百量级。回到长白山繁殖之地,它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捕食,不断摄取能量,努力将身体调整到最好状态,为孕育新生命积蓄能量。

白河林业局园池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 史俊海:我们观察就发现,它们觅食量很大,觅食完了以后找开阔地,草坪上或者石头上,休息七八天左右,开始进入交配期了。

在交配前,雄鸭会细致地照顾雌鸭,如果雌鸭接受了雄鸭捕获的食物,说明它已经认可了雄鸭的配偶地位。这时候,得逞的雄鸭用嘴叼住雌鸭的冠羽,在水中完成交尾。交尾结束后,雌鸭会独自飞回洞巢产卵孵化。

续文宇:中华秋沙鸭和很多鸭科鸟类一样,它是在雌鸭产完最后一枚卵之后,雄鸭就会集群前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栖息地。其中,可能有几点原因,

首先,雄鸭的离开是为了鸭妈妈和鸭宝宝能有更丰富的食物资源; 第二,雄鸭可能需要一个集群换羽的环境,每当秋季雄鸭都会返回鸭妈妈和鸭宝宝身边,进行迁徙越冬。

我们现在对雄鸭飞去哪了,飞去做什么,具体原因还不清楚。未来,我们可能会通过基因检测,包括一些佩戴环志的手段去揭秘。

鸭宝宝闯关记:从巢穴到江湖的挑战之旅

鸭宝宝破壳跳巢,这勇敢一跃,是生存的首道关卡。鸭宝宝接下来的成长,还会遇到哪些挑战?接下来,我们通过一只鸭宝宝的视角,来看看鸭妈妈如何“带娃”?

实时信号关注鸭妈妈巢中孵化宝宝

预计今年长白山地区将有100多只幼鸭出巢。为了守护这些中华秋沙鸭,保护区在河道沿线安装了100多个高清摄像头,为它们的繁衍筑牢安全网。此时此刻,在中华秋沙鸭繁殖巢里,鸭妈妈正在巢中孵化宝宝,每天除了短暂离巢觅食,她都会守候在这里。再过大约两三天,鸭宝宝将破壳而出。这场生命的接力赛,既展现着中华秋沙鸭顽强的生存智慧,也凝聚着人类守护自然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