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中拉论坛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5月13日在北京举行。恰逢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本届会议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和平与发展事业面临挑战的大背景下,中拉如何携手推动“全球南方”团结自强?又是什么样的内在动力助推中拉关系跑出“加速度”?来看记者观察。
本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就基础设施、科技、农业等多项重点领域合作,达成未来三年的行动计划,为中拉整体合作提供详细路线图,中拉双多边合作再度提质升级。
巴西总统卢拉、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和智利总统博里奇率领重量级访华团出席会议,突显拉方对中拉合作的高度重视。
十年前,在北京举行的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正式开启中拉关系双边合作与整体合作并行互促的新阶段。 十年来,中拉利益融合不断取得新收获。2024年,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是本世纪初的40多倍,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中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超过20个。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线路、秘鲁钱凯港、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截至去年11月,中国在拉美已有5个自贸伙伴。随着自贸红利的不断释放,超过90%的智利车厘子销往中国,尼加拉瓜蜂蜜、洪都拉斯白虾等拉美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中国餐桌”,厄瓜多尔卖出的每100辆汽车中,就有37辆来自中国。
中拉团结合作打造20亿人口量级跨太平洋超级大市场,为中拉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不竭动力,为中拉无惧任何讹诈打压提供信心、底气。专家表示,中拉双方发展关系的意愿非常强烈,而且机制日益地完善、经验日益丰富,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中拉合作维度不断拓展,特别是中国和巴西提出了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发起成立“和平之友”小组,让更多的“全球南方”国家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面对外部世界环境的冲击以及内部一些挑战的时候,只要双方按照目前的路线图走下去,一定能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