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畅景美产业兴

襄阳日报 2025-05-12 10:13

美丽农村公路。全媒体记者 张晋瑜 特约通讯员 姜雪飞 张九君 摄

全媒体记者 周建春 特约通讯员 姜雪飞 张九君 通讯员 章勋枫 王玉梅

路是连接资源的纽带,也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在保康,一条条错落有致的美丽农村公路不仅连接着千家万户,还引领着乡村迈向崭新的生活图景。

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近日,走进歇马镇至白竹村红色旅游专线080县道,翠绿葱郁的景观道路与游人如织的村庄相映成趣,向游客呈现出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在白竹村,23公里的红色旅游专线彻底改变了当地生态旅游格局。依托红色资源,这里深耕旅游产业,红色旅游专线串联起吴德峰故居、政治生活馆等景点,同时还依托毗邻九路寨景区的区位优势,带动沿线研学、民宿、露营、农家乐等产业发展。

白竹村党支部书记吴启枝介绍,旅游专线建成以后,拉动了当地旅游产业,还带动了跨省旅游发展,这条路成了白竹村的致富路。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人。在魅力茶乡店垭镇,循环畅通的路网串起茶园、村庄、茶叶加工厂。得益于交通路网的畅通和客货邮融合发展的便利,保康县万寿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2吨成品茶即将销往俄罗斯、中亚等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成本减少了,原来17.5米长的外地车进不来,我们要用9.6米长的车发货,路网畅通后,运输成本一吨就能节省50至100元。”日前,保康县万寿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大友介绍,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为企业带来许多便利,还增加了企业收入。

一条条美丽农村公路,承载着乡村振兴的致富梦,产业布局在“路”上,经济发展在“路”上,幸福生活同样在“路”上。“我们将继续秉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理念,建设美丽农村公路,打造‘畅、安、洁、绿、美’的路域环境,真正实现修一条好路、造一线美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保康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主任望伟表示。

从保康县城沿241国道一路向南,88公里的通行旅程,串联起后坪、歇马、马良、店垭4个山区乡镇。2023年以来,保康县以“楚源绿廊示范县”为品牌,以生态为底色,加快241国道“全省美丽公路”创建步伐,县交通部门加强日常管护维修,精细化提升沿线边沟路肩、路面养护、公路绿化,使路段MQI平均值达到92,不断提升美丽农村公路建设的内涵和水平。

保康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波表示,县交通运输部门将始终坚持路景相融、致富为要的原则,按照“公路围着产业转,产业围着公路建”的目标,积极探索“公路+产业”“公路+文旅”“公路+康养”“公路+互联网”等发展模式,在打造美丽农村公路经济带上持续发力,助推产业发展,为加快打造“一区三地”、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贡献交通力量。

与此同时,241国道沿线乡镇大力发展烟叶、核桃、林果等特色产业,群众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宽敞平整的公路直通村口,农产品更快地销售出去,生意越来越红火。”店垭镇黄坪村村民李贵云说。

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处皆景,百业兴旺,更多的风景在美丽路网的编织下次第绽放,保康人民正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