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藕带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宠儿”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通讯员 周小平 王欣悦
武汉人“独有”的夏日餐桌“顶流”——藕带,已开始露出了尖尖角。立夏节气过后,来自本地的新鲜藕带已经开始集中入市,成为市民们追捧的对象。
业内人士介绍,藕带的产量变化往往以“五一”为分界线。假期之前的藕带价格高企,假期以后随着种植户们的产能不断加大,价格也明显回落。
本地货入市拉低身价
近日,记者在汉阳王家湾附近的生鲜市场看到,一盆一盆白净的新鲜藕带放在大大小小的盆子里,有长有短,看上去水灵通透,十分诱人。
在各个售卖藕带的摊位前,不时有市民驻足询价、挑选——因为现在的藕带价格比较高,大家多是挑选几根买回家去尝鲜。
根据记者收集到的藕带价格信息,按照不同品质的定价从每斤15元到22元不等,也可以论把卖,售价则是7元到10元一把,每把大约半斤,刚好可以炒一盘。
在汉口后湖南路的露天菜市场里,同样有几家正在售卖藕带的商铺。一位摊主介绍,有毛笔一样的藕尖,身形较长、较瘦的藕带口感最好,卖价22元一斤,比五一假期之前刚上市时便宜了4元到5元。其他口感较好的藕带也要15元一斤上下。这些新上市的藕带大多来自武汉市的江夏区、蔡甸区和长江新区,也有来自武汉周边的汉川、仙桃、咸宁等地。
价格不同但营养相近
记者走访多个生鲜市场发现,基本上每家商户都会将藕带按照不同“体型”、不同样貌、不同品质进行分类定价。常年卖藕带的商户瞿师傅介绍,现在批发采购回来的藕带有三种:一种是身形较长的单头藕带,售价10元一把;第二种是身形较短的藕带,售价8元一把;第三种则是双头藕带最便宜,但也要6元一把。
同样都是藕带,为什么规格不一样,价格也不相同?武汉市农科院水生所专家介绍,根据品种的不同,藕带分为长藕带和短藕带。为了提升莲藕产量,每年四五月,藕农必须进行技术性梳理藕苗,为莲藕提供膨大长长的空间,即“梳苗”,这个时候也叫采收藕带;较短的藕带是根据短藕品种决定的,而“双头藕带”,即藕带上有两个尖尖,由于藕带生长较快,当天未采收完或第二天之后采收的藕带又冒出一个芽包,也就是“双头藕带”,也叫“老藕带”,所以价格便宜一点。除口感不同外,其营养也差不多。
后期尝鲜性价比更高
在新洲涨渡湖的一座莲藕种植合作社里,农户们最近每天都会在清晨进行藕带采摘,然后交给前来收购的经纪人运送到市场。
合作社负责人介绍,4月底至5月是藕带出产的时令季节,目前也是头茬藕带的采摘期,每天上市的藕带从几百斤到上千斤不等,总量不算高,所以价格也不便宜。随着后期气温继续升高,藕带出产量会越来越大,价格也会明显回落。
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蔬菜专家分析,武汉藕带集中连片种植主要分布在江夏法泗、金水街,长江新区六指街、阳逻街,蔡甸索河街、侏儒街、玉贤街,主要的销路除了省内以外,还集中销往广东、湖南、河南等地市场。今年开春,武汉地区风调雨顺,较有利于莲藕生长,藕带开始大量出水上市。进入五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莲藕生长加快,产能不断加大,藕带价格会变得更加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