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保护+文化体验+高速服务” 悬泉置服务区开启试运营就成为热门打卡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3 16:40

G3011柳格高速是甘青大环线的必经之路。“五一”假期,许多选择自驾游的游客,会选择这条线路来游览河西走廊。在柳格高速上,“五一”假期刚刚开启试运营的悬泉置服务区,成为热门打卡点。

总台记者 王妍:我现在就在G3011柳格高速的悬泉置服务区,它将“简牍文化”“邮驿文化”“丝路文化”三大元素融入服务区设计,巧妙融合汉代驿站遗址与现代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通过“交通+旅游”“服务区+景区”的模式,让这里成为集遗址保护、文化体验、高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遗产景区。新建成的悬泉置服务区一开门就拥有超高人气,单单是1日和2日两天时间,就有超过6000人次到这里打卡。

除了出行服务,悬泉置服务区还有一个亮点是与景区相连,游客在这里乘坐电瓶车,就可以直达世界文化遗产悬泉置遗址,而这个遗址也是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悬泉置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设立在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驿置机构之一,前后使用300余年。这里共出土文物约7万件,其中简牍3.5万枚,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今天我们也通过AI技术,带您去那里看看。

依据考古发现,汉武帝时从敦煌到长安的丝路沿线设有80多个驿站,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邮驿接待机构,是两汉丝路繁荣的重要标志。当时,日常在此工作的吏卒有30多人,负责传递官方文书,军情急报,接待往来的各级官员和各方使者,持有官方通行文书,均可从驿站得到食宿接待以及后勤补给。悬泉置还专门设有马厩,配有40匹快马来支撑汉朝密集的邮驿系统。在汉代,从敦煌到都城长安走路需要一两年,马车需要走2个月左右,不过倘若遇到军情急报,通过沿途驿站的这些快马,8天时间,消息即可送达。

今天,我们想要了解悬泉置,除了打卡遗址,了解出土汉简之外,还可以走进悬泉置复原体。这里复原了古代驿站的办公区、客房区以及饮食区,驿站正中正在进行的是乐舞迎宾,在这处复原体中,我们可以偶遇穿行于其中的演职人员,他们可能是在悬泉置任职的置啬夫,也可能是途经于此的长罗侯、解忧公主。

2000多年前,悬泉置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综合性驿置机构,见证“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的悬泉置依旧是河西地区交通干线上的歇脚处。古代邮驿与现代交通跨越千年融合,也为游客带来全新的出行感受和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