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陕伟权)“法官,我们实在撑不下去了……工人工资已经拖欠3个月,再发不出来恐怕要出问题……”近日,宜昌市点军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接到某建筑企业的紧急求助。这家企业因总包方拖欠工程款,已连续三个月未向123名工人发放工资,水电工、钢筋工等群体情绪濒临爆发。
面对燃眉之急,执行团队连夜启动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因涉及多起案件,银行账户和不动产早已被多轮冻结,但被执行人名下有5家分支机构。依据《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第15条,法院48小时内连续出击:依法执行该被执行人分支机构的财产,冻结其银行账户,形成执行威慑。
随后,执行法官化身"账房先生",5次组织双方线上对账,逐项核减误差23万元。执行法官从企业信用受损等角度再次劝说被执行人尽快履行。高压态势下,508万元履行协议终于落定。
下午3时,银行系统显示508万元全额汇入工人工资专户。"以为今年过节要躲债了,没想到救命钱真追回来了!"劳务班组长张师傅在转账现场红了眼眶。这场72小时的极速执行,不仅化解了群体性事件风险,更让每个工人的家庭重拾节日温度。
据悉,点军法院今年已通过"优先立案、优先查控、优先发放"机制,为637名劳动者追回欠薪2186万元。此次创新运用"穿透式执行"破解分支机构债务困局,为涉众型民生案件提供了新的破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