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石渡镇锚定目标,紧跟部署,以“三个实”筑牢优势、“三个一”工程破局、“三提”保障落实,全力激活发展动能,在区域协同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
厚植“知势而为”的底气
多维赋能开新局
问:按照全省“新春第一会”安排部署,区委提出了“聚力攻坚突破、冲刺全国百强、服务支点建设”的具体要求,碧石渡镇服务支点建设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答:以“三个实”为服务支点建设的支撑点。
一是区位夯实。我镇十五分钟内可达武黄、武鄂两条高速公路入口以及高铁站,随着G106泽林至派出所段四改六扩建、G106碧石至铁山段改建,以及机场高速二期等省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启动实施,特别是机场高速二期从花湖国际机场出来的第一个收费站出口设在我镇,我镇将成为连接鄂州、黄石两大临空经济区的重要节点。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强化了我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二是产业厚实。今年总投资40亿元的高楼养猪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园相继全面投产,释放出强劲的产业动能。隆辉模具等闲置厂房资源通过“腾笼换鸟”实现高效盘活,重新焕发经济活力。以世纪新峰、华武重工为代表的传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绿色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樟嘉裕民、文胜生态园等新型农业合作社持续壮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见效和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镇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是作风扎实。在去年征地拆迁中,我镇发扬“5+2”“白+黑”精神,不到半年完成了全线交地,打造了一支善于思考、高效执行、意志坚定、富有协作精神的“狼性”干部团队。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鄂城篇章中奋勇争先、加速奔跑,为我区县域经济“冲十进百”作出更大贡献。
扛起“乘势而上”的担当
三产融合树标杆
问:碧石渡镇如何在“聚力攻坚突破、冲刺全国百强、服务支点建设”中扛牢使命?
答:以“三个一”工程破题。
一是以“一头猪”延链条,打造入圈建链发力点。紧紧围绕中新开维这一链主企业,全力服务绿色食品产业园七月底前投产,鼓励支持中新开维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生猪料、养、宰、商全产业链落地,着力打造以中新开维为龙头,集智慧养殖、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研发创新、生态农业及文旅服务于一体的食品产业集聚园区。
二是以“一棵树”塑灵魂,打造乡村建设引爆点。以樟树岭村为突破口,引入浙江乡立方公司作为“乡村运营合伙人”,聘请能人返乡参与强村公司运营,深入挖掘樟树文化内涵,聚焦“香樟+”全要素激活,通过将“文化赋魂、产业筑基、场景营造、生活共生”四维联动,打造香樟主题品牌乡村示范标杆,形成可复制的乡村振兴引爆点模式。
三是以“一条高速”做引擎,打造融入发展增长点。按照航空圈层理论,我镇处于空港相邻区,将主动融入“空港经济核心承载区”,提前谋划布局,以机场高速碧石渡出口为枢纽,进一步优化集镇区规划,发展“航空+现代农业”“航空+现代物流”,谋划临空农业产业集聚区,打造鄂州临空经济区与黄石临空经济区“无缝衔接”的“桥头堡”。
凝聚“蓄势而进”的动能
锻造队伍践初心
问:碧石渡镇如何以能力作风建设保障落实新使命、新任务?
答:以“三提”保障落实。
一是聚焦干部服务提升。做实优化营商环境“123”工作法,按照责任唯一化、任务清单化、时间节点化的要求,点对点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扎实推进开展“党员联户·组团服务”行动,把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延伸到村湾基层最前沿,让问题解决在“家门口”。
二是聚焦干部素质提升。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凝心铸魂强党性、发展能力补短板、返乡精英助力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书记讲给书记听、一人讲·众人议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加快成为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好手、能手、高手。
三是聚焦干部作风提升。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始终保持燃烧、沸腾、奔跑的状态,在作风建设中锤炼宽肩膀、硬脊梁、真本事,并深化成果转化,系统推进气化乡镇建设、自来水管网改造提升及“四好农村路”等一批民生实事,以作风建设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