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中心医院完成全市首例“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5-04-23 17:35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喻昭阳 通讯员朱贤春、夏自宇)4月20日,荆州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全市首例“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为一名63岁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重建脑内“垃圾清运通道”。这项将淋巴显微外科技术与荧光造影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手术,为患者的治疗从传统药物干预迈向外科治疗打开了新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病理源于β-淀粉样蛋白(Aβ)和过度磷酸化Tau蛋白的异常沉积。近年研究揭示,脑部类淋巴系统与颈部淋巴管是清除这些代谢废物的关键通道。

患者李先生确诊AD三年,药物疗效持续减退,出现记忆进行性下降、定向障碍、语言功能丧失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经评估符合手术试验标准。家属坦言:“药物已无法控制病情恶化,我们迫切希望通过手术改善认知功能,重建基本生活能力。”

这一突破性手术由阿尔茨海默亚专业组核心成员神经外科杨怀滔博士、神经内科四病区主任尹刚、神经外科主任高文宏,联合手术室、麻醉科及医疗组成员通力协作完成。

在高倍显微镜下,神经外科高文宏教授团队完成了一场 “毫米级精准操作”:将直径仅0.3-0.5毫米、因病变阻塞的颈部淋巴管,与邻近的小静脉进行显微吻合,重建淋巴回流通路。这场历时五小时的手术,需要在超显微视野下完成精细缝合,对医疗团队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

术后第二天,长期沉默的李先生竟能喊出同事的名字;第三天,他不仅戴上眼镜写下自己的姓名,还能听懂并执行简单指令。家属激动地表示:“他已经三年没拿过笔,半年没说过话了!” 目前患者正在接受药物和康复训练,医院将通过长期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该手术理论上能促进脑内致病蛋白清除,但全球范围内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高文宏教授提醒,术后综合管理至关重要,患者需继续接受药物治疗、认知训练和生活护理。荆州市中心医院计划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估这项技术对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并探索其与脑脊液生物标记物、影像学检查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