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 ——四论深入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

湖北日报 2025-04-17 07:29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方案》部署开展破解“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专项行动,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推动干部主动担当精神显著提升的鲜明导向。

总体看,各地各部门坚持正向激励树导向、反向约束促担当,加强和改进干部政绩考核,着力纠治政绩观偏差,新风正气劲吹。有的推动形成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责任化、履责考核精准化的有效闭环,以真评实考促真抓实干;有的通过干部个人主动查、职能部门点、信息数据筛等,发现问题线索、推动整改落实;有的既注重及时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又加大调整不担当不作为干部力度,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这些行动和举措激发了干部同新使命相匹配、同新任务相呼应、同新要求相契合的责任担当。

担当作为是检验干部本色的“试金石”。我省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有少数人对权责认识不清,缺乏纪法意识和敬畏之心,不能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心态“佛系”、状态“躺平”、工作“摆烂”,导致任务落不了地、工作到不了位、承诺兑不了现;缺乏动真碰硬的进取精神,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回走,出现难题踢皮球;本领不强、方法失当、路径不明,在面对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疲于应对。加快建成支点,对担当作为的要求更高了,全省广大干部要知责担当、知重负重,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不辜负岁月,不辜负事业,不辜负自己。

攻坚克难是激励担当作为的“磨刀石”。什么是导向?就是旗帜鲜明地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开展破解“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专项行动,就是主张“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责,反对“不琢磨事、只琢磨人”,推卸责任“打太极”,求稳怕乱“做样子”;就是主张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反对人浮于事、无所事事、无济于事,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进一步讲,担当作为不仅是在顺风顺水时多做顺水推舟的事情,更是在接“烫手山芋”、啃“硬骨头”时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肩负加快建成支点大责重任的广大干部,尤其需要到登高山、攀险峰、跨沟壑、越江河的种种挑战中去历练。

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要有一副“有担当的宽肩膀”。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全省广大干部争当立说立行的干将、开创开拓的闯将、敢拼敢打的猛将,我们就能为加快建成支点不断蓄积争先竞进之势、跨越突破之势、善作善成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