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绣花功夫"织就生态人文新城 两河之畔绘就"安居乐居"幸福图景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3-28 17:05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文峰塔,洒向新河湾的生态绿廊,从1461亩城市综合体的拔节生长,到14万平方米文化公园的匠心营造,应城市以"绣花功夫"编织着城市更新的经纬线。当两河碧水倒映出“安居乐居”的幸福图景,当历史记忆化作可触可感的公共空间,一场关于城市文明升维的生动实践,正在服务支点建设上书写新时代"人民城市"的应城答卷。

近日,在应城市城中街道新河社区健身园内,各类健身器械错落分布,健身园地面采用防滑塑胶铺设,适老化设计的拉力器旁,居民曾慧珍正一边舒展筋骨,一边与几位邻里闲话家常。“我们以前都是在外面玩, 现在我们不出门就在家门口玩,这里环境都搞得很好。”

新河湾畔,老县河如碧玉丝绋蜿蜒而过,两岸生态景观带织就绵延三公里的城市绿廊。改造后的河道碧波轻漾,落雁桥的飞檐翘角与潋滟水光相映成趣。散步的游人沿着河岸徐徐而行,享受着春风拂过的宁静与祥和。

“河道、桥、路都修得好!”应城市城中街道新河社区居民李望荣说,这里的环境居民都满意。“走在这里也舒畅,心情愉快!”

新河城市综合体以1461亩的恢弘手笔重构城市版图,作为总投资67.92亿元的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通过三大功能组团重构城市空间格局:东部集中建设还建区,中部打造文化卫生公共配套核心区,西部发展现代商业住宅区,形成了集居住、教育、商业、生态修复等21项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应城市城中街道新河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国宏表示,新河城市综合体建设未来规划将坚持建管并重,优化社区环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维护,提升环境管理与推进智慧化管理 ,打造整洁、 智能的社区;坚持完善功能 ,打造完整社区,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完善商业配套 ,加强社区治理 ,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近年来,应城市多措并举推进生态综合治理,助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目标。

应城市两河流域水生态治理工程作为城市更新的生态命脉工程,正通过系统性治理重塑城市水网格局。该工程以短港河、红旗渠、老县河三大水系为核心,覆盖总长21.3公里的河道及关联水工设施,构建起"水安全+水环境"双轨治理体系,项目总投资达8.89亿元。该工程通过河道疏浚、堤防加固、生态修复等组合拳,将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还将构建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为应城实现"人水和谐"的城市更新目标奠定生态基底。

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为了传承历史文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应城市投资2945万元,实施文峰塔修复、文峰历史文化公园新建项目。该项目总设计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其中绿化种植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公园将生态空间与城市生活有机结合,以文峰塔为依托,融入众多应城元素,建设膏都长廊、寻矿门、蒲阳广场、富水码头等11处景观节点,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休闲公园,形成应城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在文峰公园施工现场,运土车辆来往穿梭,挖掘机正平整绿化用地。在已成型的绿地旁,十余名工匠俯身铺设蜿蜒的青石板步道。绿化带中,工人们手持工具栽种绿植,勾勒出立体景观的雏形。

应城市两河流域水生态治理及基础设施项目经理助理严胜超介绍,文峰公园是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 主要目标是打造一个集生态 、文化、 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绿地,目前园内主要在进行绿化和园建的施工, 总体完成80% ,计划今年完工并对外开放。

在文峰北路,新建市政道路同步展开建设,工人们正在进行人行道透水混凝土基层施工。已建成的沿河大道、横二路、横三西路、横五西路宽阔整洁,交通标线如琴弦般笔直。

应城市两河流域水生态治理及基础设施项目经理助理严胜超介绍,应城市城南片区目前在建市政道路9条,目前已经有4条道路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剩余5条道路计划年底完工。

俯瞰,一幅气势磅礴的道路建设画卷正在两河流域徐徐展开。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脉络,应城市城南片区市政道路新建工程正以系统性规划推进城市空间重构。总长14781米的9条新建市政道路如同城市生长的血管,正在将这片热土编织成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从社区健身园适老化改造到文峰历史文化公园的匠心营造,从生态廊道织就到交通网络重构,应城市正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一系列民生工程既注重物理空间的重塑,更着眼于人居品质的升级,通过"建管并重"的智慧化治理,让历史文脉与时代脉搏在蒲阳大地同频共振。一幅生态与人文交织的现代化新城图景正沿着两河徐徐展开,诠释着城市更新从"安居"到"乐居"的深层蜕变。(通讯员丁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