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陆新刚、赵娜)一股股甘甜的清泉流入百姓之家,一潭潭晶莹的湖泊汇来千道溪流,一片片碧绿的田野飘荡万紫春光……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命根子。
近年来,孝南区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党的新时代治水思想,坚持全过程管水、全领域节水、全社会护水,以水为本,在澴川大地上奏响了一曲人水和谐共生的优美乐章。
人水和谐,让爱水护水深入人心
在许多人看来,孝南水资源丰富,是一个水文大户:境内有澴河、府澴河等12条主要河流,有20余条支流(河渠),有王母湖、野潴湖等大小湖泊6处,有八汊洼、韩桥等中小型水库25座,多年平均降水量1096.4毫米,地下水资源量1.03亿立方米……
然而,事实是:孝南的水资源大多为过境客水,本地常住人口人均量为1022立方米,低于全省1731立方米。扣除过境水量,全区人均仅为392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人均低于1000立方米即为重度缺水。不仅如此,孝南的降水严重不均衡,冬春连旱、伏秋连旱时有发生。据建国以来的水文统计,府河干流有11年出现断流,断流总时长为348天,其它支河、湖库池塘干涸更是屡见不鲜。
为了解决用水困难,满足工农业发展需要,孝南坚持一盘棋谋划,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创建领导小组,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动员全区人民投身到爱水、护水中来。
“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国家节水行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水资源保障。”区委书记张全明以身作则,主动接受主流媒体访谈,庄严承诺创建节水型社会。
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契机,孝南在人口集中区发放《水资源保护法规》等各类宣传手册,组织群众代表到污水处理厂参观,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到用水大户监督视察,在各类媒介滚动播放宣传片和微视频。邀请水利专家、大学教授前来讲课。
与此同时,孝南还常态化开展节约用水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活动,通过农村广播、微信群、支部主题党日等方式推介用水常识,形成了全民节水、爱水的浓厚氛围。
生命优先,让甘泉流入千家万户
“现在真好,龙头一拔,白花花的水就流出来了,我们省钱省心又省力。”陡岗镇万安村脱贫户戴少元说,感谢政府,让他们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近年来,孝南区累计投入资金4.19亿元,在全区实现了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全覆盖。对61个贫困村进行了管网延伸,73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免费接通了自来水,17376名贫困人口全部喝上了干净、清洁的自来水。
“尽管政府财力有限,但我们在解决老百姓吃水问题上,却毫不吝惜!”孝南区区长陈情说,饮水问题关系到百姓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
农村的饮水问题解决好了,城区生活自备水井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根据相关规定,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不得使用自备井,而且,地下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长期开采,还可能导致地面塌陷,造成地质灾害。
解决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实际运作起来,着实让水利部门大费了一番力气。
孝感市肉联厂属老旧小区,居民主要是老龄人,大多属低收入群体。小区长期使用自备井,大伙吃水不仅水质得不到保障,也不利于地下水的保护。
水利工作人员会同属地干部动员居民水改,但几乎遭到一致抵制。通过入户座谈,工作人员发现,群众不是不愿意水改,而是看到安装费需要7000多元,有些承受不起。
原因找到了,干部们对症下药。他们一方面向区政府寻求支持,另一方主动同水厂对接,最后达成“三个一点”意见:政府利用老旧小区改造资金补贴一点、水厂减免一点、居户自出一点的办法。居民只出2860元,就可以完成水改的方案,得到了百姓认可。经过多轮协调,肉联厂小区2口自备井终于关闭。
参照这种方案,孝感城区百佳豪庭、北辰花园小区等17口自备井全部关闭,年关停用水量60多万方,5000多家居户、200多家商户全部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助力发展,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共识
“今天是星期六,没想到休息时间,你们还急匆匆地把证件送来,太感谢大家了!”接到取水许可证后,金凤凰纸业(孝感)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唐育林深表感谢。
孝南是全国纸卫品之都,金凤凰公司决定实施27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扩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5亿元、税收2亿元。但取水许可证办理存在权限限制,区级不能办理。为了确保项目环评和建设不受影响,孝南争取市水务部门按照“一事一议”特许审批事项,将金凤凰扩能审批权限下放到了属地。区水利和湖泊局在授权后,于一个工作日内依法依规办理完企业用水《取水许可证》,并第一时间送证到企业。
“水是工农业生产的核心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区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刘开桥坦言,作为水利部门,就是要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主动支持企业发展。
麻糖米酒是孝南的食品支柱产业,也是孝感的文化品牌。爽露爽饮品有限公司、湖北米秀食品有限公司二厂、湖北生龙清米酒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因生产需要,向区水务部门申请增加取水量。水务部门第一时间进行核实,第一时间重新办理取水许可证。截至目前,经严格论证和审查,孝南为各类企业发放取水许可证63个,许可总量14529万立方米。
对不合法用水企业,孝南不是简单对涉事者关停,而是指导其规范用水、依法用水、节约用水。
区水利部门执法人员在例行检查中,发现2家商品砼企业、1家4S店未经批准擅自取用地下水,水利部门执法人员现场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对以上三家单位立案调查,依法给于行政处罚,强制关停地下水井,并督促他们接入自来水管网。
源头治理,让一泓绿水千古长流
出肖港镇区,沿肖白公路向西北而行,大约3公里,便来到了永长村三汊港街。轻风拂面,蓝天白云之下,一湾清清的碧水从桥下穿流而过,映衬着青瓦彩墙的民居,一片整洁、宁静、祥和的景象,令人蓦然豁达、心旷神怡。
三汊港街始建于明末清初,杨家河、刘家河两条水系在此汇合为一股,“三汊”由此得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碧波荡漾的三汊港河,慢慢变成了一条死河、臭河,两岸群众苦不堪言,要求整治港河的呼声此起彼伏,从未间断。
为响应百姓心声,解决群众诉求,孝南开启了三汊港河1384米的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清淤1.48万立方米,水面清漂、清杂30多吨,拆除旱厕28个、木材场3处,建设污水处理站1座、沿河步道2公里。
通过治理,三汊港恢复了往日河清水绿、鱼跃虾跳的画面,成为周边群众休闲打卡的乐地。
“三汊港环境的变化,只是我们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源头治理水环境的一个缩影。”孝南区副区长杨先勇介绍,他们全面落实河湖库长制,推进长江大保护,保障一河清水向南流。
孝南投入1.2亿元,启动女儿港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长41公里。投入9100多万元,开展杨店河(二期)综合治理,治理河道23.1公里。投资7500多万元,启动滚子河综合治理,治理河道17.6公里。投资2700多万元,启动邓家河调水工程。投入1000万元,实施八汊洼北干渠、低干渠、五红支渠连通治理17.5公里。
通过持续治理,落实河湖长责任制,孝南各类水体持续保持着优良档次,多年没有发生污染事件。其中,老澴河获评省级幸福河,“治理一条河 幸福一座城”获评全省幸福河湖“十大优秀案例”,1人获评省级最美护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