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胡祎、通讯员李万祥、范昕)3月27日凌晨2时17分,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高桥二路附近的单塔斜拉桥,在主塔底座6台电动滚轮小车驱动下,以每分钟一度多的速度顺时针旋转,51分钟后,顺利跨越汉宜铁路、汉丹铁路和沪渝蓉高速铁路高桥联络线等三条铁路,转体桥与素有“荆楚第一路”之称的京港澳高速公路完成“甜蜜之吻”。
类似的桥梁转体施工,何以在湖北频繁上演?施工单位中铁七局项目部经理吕强介绍,转体桥施工受追捧,主要还是因为技术日益成熟,另外,使用该技术能够避免对临近的既有铁路、公路等造成交通影响,适合于在城市间桥梁施工以及临近铁路线的桥梁施工。
3月27日凌晨,航拍即将开始转体的单塔斜拉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郭强 雷霄 摄)
京港澳高速贯穿中国南北,连接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两大经济核心区,湖北段恰好位于这条大动脉的中段,是南北车流、物流的关键枢纽。近年来,随着我国南北经济沟通密切,原有的四车道时常拥堵,影响交通效率。2023年1月,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省北段改扩建工程开工,计划将现有四车道拓展至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
为了这次转体施工,施工单位中铁七局等相关单位提前3-5个月,向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铁”)申请施工“天窗点”:3月27日2时05分至3点25分,无火车通过及夜间检修作业,可供施工。“转体前,汉宜铁路、汉丹铁路、沪渝蓉铁路高桥联络线等均停止了列车行进,为施工让行。”武铁调度所有关负责人说,腾挪这80分钟,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城市以及铁路运输的影响。
3月27日3时许,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高桥二路附近的单塔斜拉桥完成77.3度转身到达指定位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郭强 雷霄 摄)
“这次转体桥的主塔高度相当于一栋28层大楼,大桥总重3.3万吨,相当于2.4万辆小汽车总重。”吕强说。桥梁设计单位、中铁大桥院有关负责人评价,这次转体刷新了全球齿轮齿轨式转体桥梁的“重量+悬臂”双纪录,标志着我国大跨径桥梁转体施工技术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