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 陈琪、张丽利)3月25日,宜昌产教融合智慧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作为湖北省首个自主研发的综合性产教融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数据驱动、精准对接、生态共建”为特色,标志着宜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为湖北省职教体系建设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宜昌方案”。
当天,还举行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3月25日,宜昌产教融合智慧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林潇 摄)
六大功能破解产教融合痛点
该平台聚焦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信息壁垒高、资源分散等难题,集成产教数字地图、人才供给、产业需求、智慧服务、智慧教研、产教资讯六大核心板块,不仅实现了院校与企业信息的实时共享,更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搭建起“一键匹配、智能推送”的数字化桥梁。
截至目前,平台汇聚本地20所职业院校、2000余家企业的海量数据,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构建起覆盖“教育资源—产业需求—人才供给”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过去,企业找学校需要挨家走访,学校了解行业趋势也缺乏渠道。现在通过平台,双方需求一目了然。”宜昌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希峰 表示,平台的上线,不仅打破了信息壁垒,更推动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宜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产教协同“超级接口”
区别于传统服务平台,宜昌产教融合智慧服务平台以“精准化、智能化、生态化”为特色,实现信息发布高效化、供需对接精准化、资源共享集成化、院校服务便捷化、数据统计科学化,成为政校企协同发展的“超级接口”。
2024年,对接宜昌市“3+2”主导产业和12520产业体系,职业院校专业优化调整率15.2%,呈现出“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
为进一步进一步发挥产业对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宜昌市经信局将通过平台的深度应用,实现产教信息的实时共享、校企需求的精准匹配、合作项目的快速落地,推动形成“产业引领教育、教育支撑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产业支撑。
人社部门将从强化用工信息互联共享、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强化人岗对接精准服务等方面入手,支持和应用宜昌产教融合智慧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保障产业企业用工需求,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宜来宜就业创业,为宜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
激活城市创新“人才引擎”
宜昌产教融合智慧服务平台的深远意义,远不止于技能层面的升级。其本质是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生关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一方面,通过精准对接重点产业需求,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平台获取院校前沿研究成果,院校则依托企业真实场景开展教学实践。
通过政企校协同、数据赋能与生态共建,宜昌正探索一条“数字化驱动产教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与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