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吕志海 李栋 王奇峰)阳春三月春光好,春耕春管正当时。
3月18日,走进赤壁市官塘驿镇西湾村猕猴桃基地,湖北省猕猴桃协会会长、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袁炎良正带领农户给猕猴桃种苗抹芽。春季作为果树生长的核心期,也是病虫害繁衍滋生的旺盛期,春季管理就成为保证丰产丰收的关键。
从事猕猴桃种植研究以来,袁炎良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远赴新西兰学习先进培育技术,踏遍荆楚大地寻找良种,潜心培育突破种业“芯片”,推动国内猕猴桃跻身国际高端市场,其培育的6个高品质猕猴桃品种获国家农业部授权,商业价值超过数千万元。他利用自身所学技术,无偿帮助130多名当地猕猴桃种植户走上致富路。
潜心钻研学习,只为证明“中国的猕猴桃不比国外差”
赤壁是中华猕猴桃的主要原产地之一。2008年,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在当地建设五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
这一重磅消息,让当时还是工人的袁炎良激动不已,儿时猕猴桃的香味仿佛扑鼻而来。他觉得,重振家乡猕猴桃产业的机会来了。
他当即辞去工作,转身投入猕猴桃种植研究。但他很快发现,在全球高端市场中,鲜有中国猕猴桃的身影,而在国内,进口猕猴桃的价格往往比国产的贵十倍还不止。袁炎良暗下决心,一定要证明“中国的猕猴桃并不比国外差。”
2012年,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技术的执着追求,远赴世界知名猕猴桃种植基地新西兰“取经”。虽然只有为期一周的学习,但新西兰果园的机械化程度和精细化管理给了袁炎良很大触动。
2015年,袁炎良再赴新西兰,一年的学习之旅中,他将农机操作、污水池清理、新棚架搭建、病树处理等工作都做了个遍,对果园的技术及管理工作领悟得更加透彻。
“入一行就要钻一行,干一行就要精一行。” 袁炎良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果园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种植水平,带领基地先后通过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LOBAL-GAP、出境果园认证等多项国家(国际)农业规范生产认证,终于为赤壁猕猴桃拿到了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踏遍荆楚大地,只为培育出优质猕猴桃种业“芯片”
2019年,袁炎良无意中听到一则消息:在宜昌秭归县的深山里,有野生红心猕猴桃。当时,红心猕猴桃在市场上极为少见,更没有大规模培育。而高端猕猴桃品种之一,就是红心猕猴桃。
冒着近40℃的高温,爬过近乎垂直的峭壁,逃过毒蛇和马蜂的袭击,搭帐篷、喝泉水,终于在深山里找到了红心野生猕猴桃。那一刻,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为了研究红心野生猕猴桃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习性,同年12月,袁炎良第三次踏上寻“桃”之路。在冰雪覆盖的大山里,袁炎良如愿取得了梦寐以求的品种资源。
在袁炎良的精心培育下,红心野生猕猴桃成功结果,目前已进入规模试种阶段。
多年来,袁炎良踏遍荆楚大地寻找良种,多方选育猕猴桃野生优株,不断突破猕猴桃种业“芯片”。目前,袁炎良已收获并培育出包括红心、绿肉、黄肉等8个优质猕猴桃品种,其中6个高品质的猕猴桃品种获得国家农业部授权。
无偿传经送宝,只为带动更多乡亲果农增收致富
迷离授粉机、采果袋、采果平板车……这些都是袁炎良研发出来的猕猴桃种植“神器”。
对这些科研成果,袁炎良总是无偿与果农分享,帮助他们提高种植效益。遇到家庭困难且对猕猴桃有喜爱之情的果农,袁炎良不仅提供专业技术指导,还提供种苗、肥料、花粉、资金、劳力等支持,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随着袁炎良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果农邀请他去做技术指导。他总是有求必应,用脚步“丈量”各乡镇的猕猴桃基地,先后带领130多名当地种植户走上致富路。
“过去我们是单一的种地、种水稻,过的是靠天收的日子,神山兴农公司在我们这里扎根以后,我们农闲时可以到基地务工,收入高的一年可以挣四五万元。”官塘驿镇西湾村村民刘兴华说。
在业内,袁炎良有不少称号,比如“农民科学家”“猕猴桃大王”等,可他更喜欢自称为“猕猴桃农民”。
“我就想培育出最好的猕猴桃品种,赶上并超越新西兰,让中国猕猴桃走向国际高端市场,同时也让更多农民朋友通过种植猕猴桃实现致富增收。”谈及未来,袁炎良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