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丁元中 杨家 实习生彭晗颖)住宅小区是居民生活的“最小单元”,也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鄂城区积极探索‘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3月21日,在鄂州市新闻发布到基层的现场,鄂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丁国丰介绍鄂城区“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试点工作情况。
探索“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
据了解,鄂城区地处鄂州主城区,有各类居民生活小区637个,其中有物业管理型小区249个,占比39%,其他61%属于老旧无人管理型小区。
这些无人管理小区大多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长期缺乏专业管理,小区自治管理与居民诉求之间的矛盾,是一道长期困扰基层治理工作的难题。
如何有效地重塑业主与物业企业信任关系?鄂城区古楼街道探索“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通过创新制度设计将物业费转化为信托财产,以法律契约重构业主与企业的信任纽带。
该模式设立资金专用账户,业主交纳费用作为信托财产独立存管,所有权归属全体业主,企业严格按约定使用,并定期公开收支明细、引入第三方审计,确保资金透明安全;同时建立绩效激励机制,企业报酬由基础服务费与浮动奖励构成,奖励比例直接挂钩业主满意度,倒逼服务质量提升。
在权责划分上,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受托人需履行信义义务,业主通过业主大会行使监督权,并设立独立信托监察人全程跟踪服务履约,争议问题优先协商化解,大幅降低纠纷成本。
此外,信托财产的破产隔离属性保障了资金安全,即使企业面临经营风险,小区服务仍可持续运转;若企业违约,业主可依约便捷更换受托人,无需复杂诉讼程序。
力争65个小区导入“信托制”
“鄂城区古楼街道在全市探索‘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构建公开透明、开放参与、信义为本的新型小区治理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丁国丰透露,2024年已完成21个试点小区的导入运行,2025年计划力争完成65个小区的导入实施。
针对无物业管理小区,古楼街道探索实行“信托制”自管+清单式物业服务模式,在不改变原有收费的情况下,为小区保安保洁购买雇主责任险,同时,对接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业主委员会的名义开设“双密码”公开账户,业主们可通过“信托制”物业APP和小区公示栏,随时查阅小区收支情况,解决了老旧小区资金不透明和用工风险等问题。
对于零散小区管理成本高、物业公司不愿入驻的情况,古楼街道探索实行连片管理,将多个零散小区整合为一个较大的管理区域,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物业公司的入驻意愿。同时,引入专业的物业公司提供规范化服务,既节约了物业公司用工成本,也为业主提供了更加经济实惠的物业服务。
部分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于物业、业委会、业主之间不信任,导致小区存在物管问题,古楼街道探索引导原有的物业公司转型为“信托制”物业服务,与业主委员会重新签订“信托制”物业服务合同,以业主委员会的名义开设“双密码”公开账户,实现了小区公共收益资金安全、公开透明、三方主体重建信任关系。
鄂州市物业协会会长吴劲松表示,也正是因为“信托制”的资金管理使用基本逻辑是“以收定支且阳光透明”,只要比较准确地评估小区的实际交费率,并实事求是地根据该交费率做好当年各项日常服务开支,就不会出现资金不足或所谓收不抵支的情况,从而确保物业服务保质保量地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