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主编舆情分析师 卢霜
3月17日,百度副总裁谢广军为其 13 岁女儿网络“开盒”(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行为致歉。据悉,其女儿“开盒”主要因追星过程中在网上与人发生观点冲突导致。此事反映出,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自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是构成网络舆情生态的主体之一,同时也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各类不良现象和思潮的潜移默化影响。2024 年 11 月21 日共青团中央发布的《第 6 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简版)》显示,当前超九成未成年网民会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但网络浪潮泥沙混杂,青少年面临来自身心健康和权益受损等多方面风险。
一是违规违法而不自知。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部分如网络“开盒”、饭圈文化、亚文化等不良内容,甚至是违规违法的网络行为,可能对青少年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若家长、老师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很容易出现青少年已然违规违法而不自知的情况。百度副总裁谢广军 13 岁女儿卷入网络“开盒”事件,根据致歉内容可见,是谢广军作为家长“未能及时察觉并引导她正确处理问题,未能及时教会她尊重、保护他人及自己隐私”导致。由此可见,即便作为互联网企业高管,在培养塑造子女形成文明合法用网上网习惯方面,仍有较大缺位。
二是不良习性浸染难察觉。青少年正处于“开眼看世界”的阶段,一方面对新事物充满学习渴望,但另一方面,又缺乏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而网络内容良莠不齐,部分低俗、暴力、导向价值有偏差的内容容易带偏青少年认知,扭曲其价值观。根据微信公众号“网信中国”发布的典型案例可见,有短视频平台集纳大量血腥、惊悚内容的“沙雕动画”,有部分账号发布“暴力海绵宝宝”“惊悚米奇”等恶意改编内容,有的短视频模拟校园欺凌情节,美化自杀自残行为,还有的用户利用 AI 将未成年人图片转换成儿童怀孕状态等漫画。据文汇报报道,“老师,报 giao”“你个老六”“鸡你太美”等网络黑话、烂梗已渗透进校园,可能对青少年的表达能力和判断力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权益侵害难醒悟。青少年对于互联网带来的隐私泄露、诈骗诱导、色情陷阱等违规行为往往难以有效辨别,也很难掌握合法有效的手段去正确处置。如光明网报道显示,个别社交平台开启青少年模式后,通过搜索“正能量”“吃瓜”“福利”等关键词诱导未成年人添加群组、下载App,传播涉黄涉赌等内容。部分直播间诱导未成年人购买动漫、游戏等卡牌盲盒,个别商家使用“蜜桃”“欲望”“女神”等暗示词汇,诱导网民购买加热或遇水后显示低俗内容的卡片。更有用户在未成年人分享日常生活的评论区发布性引诱的内容。
四是沉迷其中难自拔。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成长的黄金期,但给人带来感官愉悦和刺激的短视频、网络游戏,充斥着青少年的业余时间,部分青少年甚至因此放弃了阅读、运动、社交等活动。电子产品不仅降低了深度学习和思考的密度,且可能有害青少年生理、心理成长,给认知创造力带来负面影响,增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风险。2024 年,北京市委网信办等部门发布的《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51.8%的家长和 69.9%的教师认为,网络游戏、短视频造成的网络沉迷是当前亟待治理的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问题。
对此,应从多方面着力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一方面,面对新技术应用给互联网内容生态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治网管网举措有待进一步升级,给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环境。另一方面,针对网络不良内容、走偏的网络思潮和价值导向、侵害自身权益等问题,应通过课程设置、以案说法等形式加强风险提示,提高青少年辨别能力,告知其应对不法侵害的方法途径,唤醒其网络道德自觉,助力青少年建立文明上网的道德理念以及依法上网的法治意识。
专题 东湖观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