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楚天舆情数据研究院发布2024年度湖北医院传播力十佳单位榜单,上榜医院分别为武汉协和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同济医院、中南医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2024年,上榜医院持续发扬医疗技术优势与人文服务理念,通过多种创新活动,运用多元传播形式,让“健康惠民”有案例、有情怀、有温度,医院品牌建设与健康城市形象共融共进。
多家医院爆款文章和话题频出
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信息量方面,排名最高的是武汉协和医院1415条,随后分别是湖北省中医院1365条、武汉同济医院1291条、湖北省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842条、武汉市中医医院623条、武汉市中心医院494条、十堰市人民医院433条、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423条、武汉市第一医院382条。
图1: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信息量
图2:上榜医院微博话题、微信文章传播亮点
2024年,上榜医院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亮点纷呈。武汉市第一医院全年36次登上新媒体热搜榜,产生了#武汉一女子频繁美甲感染HPV##吃布洛芬止疼不具有成瘾性#两个千万级微博话题,单个话题阅读量最高达3800万以上。武汉市中心医院推出《“吃”花养生指南》《藏在肚子里的“身份证”》等多个阅读量10万+爆款作品,获“健康湖北”微信公众号转发。#23岁母亲生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话题引发全网关于产前筛查与诊断的热议,中南医院产前诊断团队受邀及时科普出生缺陷的预防,让更多家庭提高对筛查与诊断的认识,相关文章登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一,总阅读量达1.1亿。武汉协和医院官微用户量突破480万,全年推送200余条推文,总阅读量近700万,10万+爆款文章数量省内领先。武汉同济医院2024年贡献多篇10万+微信文章,武汉同济医院教授李双在#接种HPV疫苗不等于不会得宫颈癌#话题下科普说明HPV疫苗相关知识,总阅读量达2832.2万。
规划媒体矩阵建设,提升科普品牌影响力
一是积极打造新媒体矩阵。2024年,各医院积极探索新媒体矩阵建设,体系构建日益完善。湖北省人民医院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以数字化为宣传工作赋能,着力打造人民医院宣传网络矩阵平台,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全力提升传播效率。医院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受众粉丝突破500万。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严守微信、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阵地,紧扣节日、节气和健康日等时间节点,围绕新职工岗前培训、医BA篮球赛等主题工作和活动,提前策划,精心组织,以微信、视频、新闻、宣传海报等形式全方位推出护士节、医师节、教师节、国庆节、新职工三部曲、医BA篮球赛、24节气宣传海报等系列专题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升了医院职工的凝聚力,获得一致好评。武汉协和医院聚焦全媒体传播矩阵建设,医院官微用户量突破480万,全年推送200余条推文,总阅读量近700万,官方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破千万次。武汉市中心医院坚持以全媒融合、文化赋能打造新质宣传品牌。2024年,医院宣传报道获学习强国平台转发120余次,数智化病理等创新亮点登上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二是提升新质科普品牌影响力。2024年,各医院在医疗科普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科普品牌影响力。湖北省中医院鼓励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个人建立自媒体账号,形成了新媒体矩阵合力。成功申报成为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建科普专家团队,专家团队覆盖47个科室,总人数超过200人。各科室均设置新闻通讯员,在量化考核和品牌宣传的驱动下,多维度激励全员参与,扩大医院新闻宣传素材来源,积极生产新闻作品。密切关注社交媒体、新闻网站及行业趋势,捕捉最新热点话题,打造接地气的、百姓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武汉协和医院聚焦新质科普品牌传播,举办2024年协和健康科普大赛,发布《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说肿瘤》科普丛书,多篇科普推文频频出圈,阅读量超10万。中南医院紧抓热点推广科普。创意人文科幻短剧《如果哪吒生于2024》以医疗科技为切入点,将传统神话与医学融合,收获舆论广泛好评。以器官捐献为主题,展现人间大爱的《这世界这么多人》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并荣获省红十字会“博爱荆楚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三是打造智慧服务便民医疗体系。2024年,各医院聚焦智慧医疗发展新方向,满足患者多元需求。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建成数智化病理服务中心,实现全样本扫描实时储存及全流程数智追踪。上线“掌上医院”小程序,实现多院区预约就诊。上线医院微信就医管家客服,提供院前咨询预约、院中陪伴引导、院后跟踪随访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1对1解答多元化就医问题。武汉协和医院聚焦数智赋能便民医疗,联合百度健康打造“AI智慧门诊”、携手小红书打造“女性友好诊室”,省内首开CAR-T门诊、老年医学跨学科整合医疗等被广泛关注,助推“老年友善型”“女性友好型”就医新体验。
年度形象: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并重
从湖北传播力十佳医院的年度网络形象来看,医术精湛、医者仁心、锐意创新是主要关键词。
一是医院积极进取、力求技术创新。2024年,湖北省人民医院重点围绕反映医院救治能力的领先技术开展宣传,如器官移植、临床+人工智能、现实虚拟技术手术、手术机器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等。医学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受到国际关注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省内媒体次日以7个整版报道,赢得了舆论广泛好评。武汉协和医院聚焦“卡脖子”创新技术,集成化双心室辅助装置、直肠癌治疗突破、质子治疗临床研究中期成果、华中首例儿童小肠移植术、华中首例基因治疗先天性耳聋等医院首创及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广泛报道。湖北日报整版报道《协和医院:一颗“中国心”的秉持和坚守》,书写全力解决“生命难题”的协和新篇章。中南医院积极创新,成果卓越。2024年8月,新华社以中英双语报道中南医院科研团队研发的“类原生皮”成果,中文通稿被150家媒体采用,客户端累计阅读320万,英文稿件被318家海外媒体转发,被CGTN报道,展现了中国医疗科技创新的实力。武汉同济医院基于中医理论,对经典方剂“防己黄芪汤”进行创新性改良,研制出芪防肺纤颗粒,不断挖掘中医经典名方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传承创新发展“孵化器”作用。武汉市中医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持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促成一批重点专科跑进“国家队”“省重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与成绩。
二是医术精湛、医者仁心的医护楷模。2024年,武汉市第一医院与湖北日报、极目新闻、荆楚网等省级主流媒体深度合作,推出“火眼神探”陈柳青、“去痛艺术家”冯丹等一批典型医务工作者报道,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皮肤科等国家、省市级表彰;讲述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孙曾拯老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带领科室从一医一护到全国“四强”的“铜锣故事”,传承践行“克难攻坚、永不言弃,医者为民、勇争第一”的16字“铜锣精神”文化。中南医院全力宣传医护榜样,塑造医者正面形象。央视一套《人口》栏目访谈“国之大医”、中南医院移植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叶啟发教授,讲述人体器官移植事业中,妙手仁心的医生创造的一个个生命奇迹。不断创新术式、发明手术工具的“护心巧匠”张刚成教授获2024“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年度提名人物、2024年度“魅力医生”,先进事迹获全网点赞。十堰市人民医院以“人医楷模”引领推动医院文化建设,成为十堰市唯一荣获全国“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党员电教片《郭文萍:迎风绽放的空中玫瑰》荣获十堰市一等奖。此外,《列车上女乘客突发疾病 十堰医生现场施针救人》等新闻被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中医药报等各大媒体广泛报道转载,医院中医张发的高尚医德赢得舆论点赞,充分展现了医院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
三是医患互助友爱、富有人情味。武汉市第一医院挖掘撰写《16个药学门诊让慢病患者“很温暖”》《98岁老人手术解决“心头大患”》《20分钟疏通15厘米“生命通道”》《医师节前夜的生命接力!》等一系列临床一线医患之间的感人故事,让“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和医疗服务品牌深入人心。中南医院用诸多先进事迹彰显医学人文力量。医护团队和保安冒着暴雨接力抢救院内晕倒老人、医院医学生抢救突发惊厥的1岁女婴等感人事迹先后被央视、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极目新闻、长江日报等主流媒体视频报道。2024年护士节,健康报等媒体报道《2023年曾被推荐为南丁格尔奖候选人,冯玲:用“滴水”能量捍卫艾滋患者生命尊严》。宁养院第一次将“生命故事展”搬进社区,让更多普通人加入到晚癌患者关怀行动,收获舆论点赞。武汉市中心医院推动“正能量”产生“大流量”,“护士夫妻列车救人”登上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获百万关注,“142天日夜守护550克巴掌宝宝”等重症救治故事全网累计传播量300万,多篇正面报道获武汉医师协会感动“医”瞬间作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