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近日,四川绵阳游仙区一位为“菜”写诗的卖菜大爷黄连荣走红。因为黄连荣卖的每一种菜,几乎都配上了一首或者两句打油诗,用毛笔整齐地写在纸板或蔬菜上,语言通俗,文字工整,不少人为此点赞。在某社交平台上,网友称其为“有文化的卖菜大爷”。黄连荣坦言他只有初中文化,写诗和书法都是他在闲暇时自学的。(1月20日新黄河)
视频截图
“人生除了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诗成了很多人心中千里追寻的美好。但是在这位卖菜大爷的笔下,诗意不在远方,而在圆白萝卜、柚子的皮等等果蔬上。“冬吃萝卜夏吃姜,越吃身体越健康”“真的跟你说,没有打过药,纯粹无公害,2元把它卖”“今天捆得大,加量不加价,一元钱一个,味道还不错”……一句句打油诗,一段段蔬菜情,印证了熙熙攘攘的菜场,人声鼎沸的市井,不全是鸡毛蒜皮,也有人收藏诗意,也有人用心点亮生活。
黄连荣以独特的诗化风格,展现了用心生活的态度。创意之新颖,形式之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幽默风趣,让人眼前一亮,为菜场增添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他虽仅有初中文化,却凭借闲暇时自学的写诗与书法,将平凡的卖菜日常,化为充满诗意的文化展示。这种创意新颖、形式丰富的表达,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热爱,是在寻常烟火气中,用心勾勒出的诗意画卷。
无独有偶,武汉的环卫诗人甘宏也是如此。他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负责城市的清洁工作,工作环境艰苦且忙碌。但他并未被生活的琐碎磨灭对诗意的追求,在清扫街道的间隙,在垃圾转运的空闲,他用文字记录下生活的点滴感悟。“五更幽静,扫帚声声拂地响。路边倩影,悠路用脚量。晨曦落地,一城山水净暖阳。”他以环卫工作为素材,以对生活的热爱为灵感,创作了众多质朴而动人的诗歌。他的诗里,有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街道的宁静,有对城市山水变化的欣慰,也有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感悟。甘宏与黄连荣一样,在看似平淡甚至艰辛的生活中,用诗意装点人生。有了诗词的点缀,单调的工作不再枯燥,未知的远方也似乎近在咫尺。
不必刻意去远方寻找诗意,你的心里就藏着远方的诗意。很多人认为诗是遥不可及的精神追求,与平凡的生活相距甚远。事实上,一花一木,一饭一羹,朝夕暮霭,心中有爱,哪里都是万水千山。无论是卖菜时对蔬菜的诗意描述,还是清扫街道时对生活的诗意捕捉,都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这些普通人用实际行动证明,诗意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在平凡生活中创造诗意的事迹,让大家看到了生活别样的可能,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追求。
于寻常烟火气中,演绎着诗意人生。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社会需要更多像黄大爷这样的民间文化创造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将文化融入生活,让文化变得更加贴近大众、接地气。这种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有助于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他们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我们在平凡生活中寻找诗意的道路,激励我们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美好,让诗意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