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网站发布了第四集警示教育片《以案促改促治》,深刻揭示了纪检监察机关在深化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贯通融合方面的有效实践。这一集不仅展示了纪检监察机关从个案查处到系统治理的全面发力,更体现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深远战略与坚定决心。
“不敢腐”是反腐败斗争的首要目标,也是后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以案促改促治》中,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一系列严厉措施,对腐败行为进行了坚决打击。无论是高官落马,还是基层“微腐败”的查处,都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这种高压态势不仅让潜在的腐败者心生畏惧,更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正风肃纪不仅体现在对腐败分子的严厉惩处上,更体现在对日常作风问题的持续整治中。从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到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对这些看似“小节”实则“大害”的问题同样不放过。这种对作风问题的零容忍,能够有效遏制不良风气的蔓延,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在强化“不敢”方面,还应注重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剖析腐败分子的堕落轨迹,揭示腐败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让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教训,既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也进一步强化“不敢腐”的心理防线。
“不能腐”是反腐败斗争的关键环节,它要求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堵塞漏洞,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在《以案促改促治》中,纪检监察机关在推动制度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一方面,针对腐败案件中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强化监管。这些制度的完善,不仅提高了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也有效防止了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滋生。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这种制度化的反腐败方式,既增强了反腐败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也提高了反腐败斗争的效率和效果。同时,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实时监控和预警。这种科技反腐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反腐败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也为“不能腐”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不想腐”是反腐败斗争的根本目标,它要求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从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一方面,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廉政教育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教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的廉洁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宣传表彰廉洁奉公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这种正向激励的方式,既营造了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也激发了党员干部“不想腐”的内在动力。
正风肃纪,不仅是对腐败现象的严厉打击,更是对党的纯洁性和纪律性的坚定维护。每一场反腐败斗争的胜利,都是对党的肌体的一次净化,都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一次有力保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正风肃纪绝非一朝一夕,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要我党的执政地位不变,正风肃纪的任务就永远不会结束。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征程。正风肃纪,永远在路上,我们需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前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倩(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