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观舆丨解码企业舆商思维的雷区

2025-01-10 20:01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舆情分析师 刘梦娜

临近年关,多家企业因内部管理与职工权益问题陷入舆情旋涡。期间,有公司因年会、年终奖引发关注,如杭州一公司女工拒绝“加练”年会舞蹈被辞退,武汉一公司规定提前离职没有年终奖;有公司因薪资问题、经营问题引发讨论,如吉林一公司用“消费券”代替工资发放被约谈,黄石一公司因资金困难将春节假期延长至59天。还有公司因新制度、新规定引发争议,如黑龙江省和粮农业有限公司禁止员工春节前去冰雪大世界。这不仅仅是单一企业的问题,更暴露出打工人权益保障的困境,以及个别企业舆商思维存在雷区。

冲突:企业管理与职工情绪的对立

当互联网与打工人碰撞,“牛马”“发疯”“偷感”等网梗广泛传播,这是现代职场人对工作压力和生活不易的共鸣,也是企业管理与职工情绪对立的表现,同样反映了企业舆情传播的新风向。

晒薪资触发舆情。‌在网络上,‌晒薪资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现象,大多数人选择匿名公布自己的收入情况,也有少部分人实名晒高薪或是讨欠薪。近段时间,吉林长春一公司用消费券代替工资发放,限定在公司相关商场消费、缴纳物业费等,这一抖机灵的发薪方式令人大跌眼镜,对此有关部门快速处置,使得舆情平稳落地。回溯事件本身,以消费券代替发工资,显然会损害到员工的正当权益,往轻了说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法律层面上则涉嫌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除此之外,还有企业响应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公示薪资,通常涵盖高管年薪和全员年薪。无论是工资过高还是过低,都可能会引发贫富差距、作风建设、行业低迷等讨论。若事件发酵,还可能引来招聘不公、拖欠薪资等次生舆情。

晒离职成为常态。流量时代,离职不再只是一种职业生涯的变动。起初,互联网大厂员工离职成为潮流,很多博主通过晒工牌、晒离职等一夜爆红,离职博主成为自媒体的新赛道。如今,普通公司员工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都逐渐进入舆论视野,但无外乎公司制度不科学、领导要求不合理、工作压力超负荷等问题。就在近期,浙江一女工因拒绝“加练”年会舞蹈被辞退,舆论一方面质疑涉事公司的用人制度、辞退流程的规范性,一方面探讨年会团建、“加练”舞蹈的必要性,使得舆情逐渐升温。而在此前,四川南充一公司员工晒离职后退600多个工作群也引发舆论热议,部分网民直呼“离了个大谱”,也有网民共情“我也一样”。对于企业而言,这类新闻报道往往未提及公司具体名称,或许不会直接影响企业声誉和形象,但可能会间接波及企业招聘、对外合作和行业口碑。

晒新规极易翻车。近年来,一些公司以加强管理为名设立新制度引发不满,一些公司为吸引眼球、博取关注推出新规定频频翻车。比如,黑龙江省和粮农业有限公司通知禁止员工春节前去冰雪大世界,并提出违反规定将取消年度评优和年终福利。舆论场上,这类企业规定翻车的现象并非首次,此前早有“下班忘关空调罚款100元”“不转发朋友圈罚款100元”等罚款乱象出现,都折射出多重问题和隐患。首先,个别企业制定新规时,未能充分考量法律法规的约束,导致标准不合理、程序不透明,甚至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其次,员工存在过错被罚款时,也可能出现约束过严、变相罚款等,容易激起员工的抵触情绪。此外,当前婚恋、生子的讨论处于高热态势,相关新政策、新规定的推行也可能会引发热议。

平衡:企业效益与职工权益的冲突

当前,面对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有企业打着降本增效的旗号进行裁员和降薪,甚至还有企业干脆直接关停或倒闭。同时,舆论场上的企业公告、网络举报越来越多,放假、调休等推行喜忧参半。

企业公告形式高热。过去,大多数企业往往只有在股权变更、财务公开等重要决策时发布公告;现在,有部分企业开始在舆情应对、经营困难等管理问题上发布公告,还有少数企业借助热门事件、话题等炒作翻车。例如黑龙江省和粮农业有限公司发布“春节前禁止员工到冰雪大世界游玩”的通知,本意是想将门票机会留给远道而来的游客,但因提示“如有违反取消年度评优和年终福利”引发质疑。应该看到,不管是企业管理问题,还是负面舆情事件,都有着“好事难出门,坏事传千里”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既要积极体现担当与情怀,也要精准规避舆情风险,可以倡导和呼吁,但不可强制执行。

网络举报内容有料。每逢年末,年终奖、年会等议题备受关注,使得涉企网络举报更为集中。一是网络曝光维权问题,主要为年终奖和薪资发放。近期,武汉一公司因提前离职没有年终奖的规定引爆网络,使得劳动者有异议,公众也有质疑。从事件本身看,年终奖发放与否属于劳动关系双方的博弈,需要企业强化规章制度、明确劳动合同。该事件也提醒,年终奖发放规则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劳动监察部门做好法律条款约束、落实监督巡查。二是圈群社媒吃瓜,主要为高管发言和年会节目。年会上,要严格把关工作人员的发言内容,警惕管理层人员发表不当言论、雷人雷语;还要提高舆情风险的感知能力,警惕节目表演出现低俗擦边、性别歧视、含沙射影等敏感内容。

假期调休暗藏风险。春节将至,假期调休问题不可忽视。本月,黄石一公司因资金困难将春节假期延长至59天引发争议,网民普遍点赞企业让员工带薪休假很有良心,也有网民担忧此举实乃缓兵之计,后续恐将出现欠薪、裁员、倒闭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元旦假期没有进行调休,让不少网民感受到松弛的快乐,这种“上四休三”的放假模式呼声高涨。期间,网红名师张雪峰表示公司已实行两年“上四休三”,西安一传媒企业员工则称公司每月会设立“灵活办公日”。这类新模式既是企业赋予员工的福利,也是推行个性化和灵活化办公举措的样本。对此,首先要保持员工待遇不变,切莫以减少工作时间为由降薪;其次要保障员工身心健康,避免以居家办公为由实行变相加班。另外,要明确相关制度的细则,特别是员工居家办公期间发生意外伤亡事件,还需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前明确责任划定的准则。

较量:企业舆商与职工认知的比拼

“舆商”是继情商、胆商之后的又一重要素养,是数字化时代正确认知、应对舆情的高超智慧和能力,也是缓和企业管理者与广大打工人矛盾的重要因素。规避企业舆商思维的雷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提升。

端正友好的态度。在舆情处置中,正确的态度是舆情处置的基础,也是舆情处置的核心与关键。梳理发现,部分企业在面对职工辞退、薪资发放等事件时,大多采用沉默的态度应对,等待劳动监察部门最终裁决。比如,吉林一公司用“消费券”代替工资发放,以企业负责人被约谈收场;再如,武汉一公司规定提前离职没有年终奖,以法院判决同类案例的报道告一段落。应当知道,很多时候舆情的处置态度,不仅是企业本身的态度,也是地方政府部门的态度,还需各方形成合力高效妥处。

选择合适的渠道。根据事件曝光、发酵形式的不同,企业回应舆情的渠道也应有所选择。例如,黑龙江一公司因“春节前禁止员工到冰雪大世界游玩”的通知引发舆情,企业以补充通知、作废决定等方式化解舆情,不仅体现了公司对舆情工作的重视,更是彰显了公司对广大网民和全体员工的尊重。此外,该公司还承诺“春节后将统一安排有意愿的员工,到冰雪大世界带薪游玩,全部费用由公司承担”,其中“有意愿”“带薪”“费用”等表述极为重要,而具体事宜的兑现和执行更为重要。

把握回应的技巧。当下,舆情回应的技巧大体包括开门见山式通报、‌互动回复式沟通和‌以面代点式转化,前两者也是企业舆情回应常用的方法,大多时候能够有效化解舆情风险。但是,目前个别企业对网络舆论的认知和敏感性不足,依然用一意孤行、口无遮拦、怒怼网民等极端方式应对舆情,或陷入被动局面,或引发次生舆情。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声誉管理的重要程度已逐渐显现,只有选择合适的渠道、端正友好的态度、把握回应的技巧,才能迅速感知风险、快速化解舆情并赢得市场认可。

专题:东湖观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