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总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每天的菜都不一样,价格也划算。”1月3日上午11时许,位于武汉新洲邾城文化社区的幸福食堂热闹了起来。梅菜扣肉、豆皮炒肉、清炒小白菜、牛肉炖萝卜……有荤有素、香气四溢的菜品分类在餐台摆放整齐,选餐窗口早早排起了长队,服务对象也从“老龄”拓展到“全龄”。
“年纪大了,儿女也不在身边,吃饭就成了问题。有了幸福食堂就方便多了,吃得饱也吃得好。”清安社区居民刘阿姨对幸福食堂赞不绝口。
临近中午,一阵阵饭菜香从“幸福食堂”里飘出,老人们陆续来到食堂,准备就餐。像往常一样,大家在饭桌上聊着家常,吃着美味可口的午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新洲社区幸福食堂负责人刘桂芳介绍,食堂的食材都是当天采购、当天烹饪,并且每餐留样,确保卫生与安全。每顿饭都讲究营养搭配,且荤素搭配得当,营养均衡。针对60—80岁的老人可以享受7折优惠,80岁以上老人享受6.5折优惠。一份原价11元的爱心午餐,折扣之后一份最低只需7元。
“一个人在家做饭很麻烦,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又不值得。现在有了幸福食堂,大家一起吃饭,人多、热闹,心情也好。”居民余爹爹接过刘桂芳赠送的牛肉汤笑着说,中餐、晚餐长期在这里吃,一个月顶多500块。
刘桂芳介绍,针对长期食堂就餐的老人,食堂会不定时赠送菜品回馈老人,这次准备的是牛肉汤和鱼糕肉丸。
在幸福食堂内,老街坊们围坐起来吃饭聊天,这一群银发族当中,极目新闻记者发现有不少年轻人也来“蹭饭”,基本呈现“五五开”的场面。
“虽然知道这里是老年食堂,但完全不会觉得尴尬。”因为距离近,在食堂附近工作的小张会经常来这里吃饭,甚至还会推荐朋友来吃。“完全感觉不到这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食堂,性价比真的不错,氛围也很好,大家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很舒服。”
民以食为天。老年人的就餐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民生大事。2024年8月,刘桂芳的第一家幸福食堂在邾城街祥燕社区开业,每天前来就餐的居民都对其赞赏有加,这也让刘桂芳对办好幸福食堂有了更足的信心。紧接着东安社区、文化社区、凤凰台社区的幸福食堂陆续开放。
截至目前,4家幸福食堂共有2000余人办理饭卡,每天服务人数超500人次,已累计服务居民超万人。
刘桂芳坦言,由于对奶奶的深情与对美食的执着,让她萌生了创办幸福食堂的想法,而陆续开展4家幸福食堂,更是离不开老人们的支持和鼓励。后期,将会不断提升菜品和服务质量,并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让爱从“舌尖”直抵心间。
近年来,新洲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加快推进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幸福食堂建设等工作。新洲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幸福食堂的覆盖范围,将触角延伸至各街镇,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便捷、贴心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