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陶慧)12月12日,新财经改革湖经论坛(2024):数字经济学科建设暨全国高校数字经济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在湖北经济学院举办。本次会议以“新财经改革背景下数字经济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全国高校新财经改革和数字经济相关学科的学术领军人物、行业专家、政策制定者及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新财经改革和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湖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戴伟在发言中强调,为推动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应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模式,并拓展课程资源共享融合。他呼吁与会者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探索新财经改革背景下数字经济学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以培养出更多适应数字经济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数字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湖北省经济与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琦表示,湖北省正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湖北省作为科教大省和人才大省,在数字经济人才培育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省经信厅将积极推进实数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湖北经济学院校长方洁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财经类高校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化,从化危为机、实践突围、聚焦“数字+”“财经+”以及整体重塑四个方面进行转变。湖北经济学院已经启动了“新财经”改革,旨在推动各领域系统性优化、整体性提升和重点性突破,切实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教何为”以及“财经高等教育改革、湖经何为”的时代命题,并交出“财经领域新文科建设的湖经方案”的历史答卷。
会上,多位知名学者和高校领导也发表了精彩演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朱方伟谈到,数字经济及新财经改革背景下,高校需从人事、人才、队伍建设角度支撑新兴学科发展,并强调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是财经、政法类高校学科迭代的战略机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司林胜则分享了该校全面实施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的经验,并强调数字经济教育应上升为学校战略。
此外,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经管学院副院长、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艾春荣强调,经管学科必须与人工智能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黄敏学分享了武汉大学在数字教育改革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呼吁财经类学科要主动出击,将数字与商科、财经相结合,抢占新的发展机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李小平提到,财经学科应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交叉融通,借助新工科的前沿理念引导改造新文科,积极拥抱新实践,紧密联系数字经济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科创新与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副校长付宏也在现场分享了湖北经济学院新财经改革的现状、具体举措与未来规划,并表示,该校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迎接未来的挑战并抓住发展机遇。
会上,湖北经济学院新财经交叉学科研究院(数字经济学院)、湖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湖北数字政府建设研究中心、数据要素产业学院以及联合实验室等相继揭牌成立,并举行了校政行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
30余位与会嘉宾围绕会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推动新财经改革背景下数字经济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