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服务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4-12-02 16:4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俊)12月2日,笔者在襄阳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局获悉,近年来,襄阳社保部门积极创新服务模式,聚焦“准、广、优”三大策略,有效推进灵活就业及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工作,实现了从参保初端到末端的全面贯通。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约1.6万名灵活就业及新业态就业人员在襄阳市完成了参保或续保手续。

精准定位,明确目标群体

襄阳市社保部门首先通过精准识别,明确了参保扩面的重点人群。一是依托全市基础数据平台,通过多源信息比对,建立了应保未保人员数据库,为精准施策提供了数据支持。二是针对临近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清等关键群体,利用人社业务系统深入分析,精确掌握了“断保”“脱保”人员情况,提高了扩面工作的针对性。三是结合地方实际,如乡村“两委”班子调整、节日务工人员返乡等节点,积极引导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转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有效挖掘了转保潜力。

广泛宣传,增强参保意识

为了提升公众的参保意愿,襄阳市采取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策略。一方面,通过政府官网、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以及短信、电话、上门服务等个性化方式,全面解读社保政策,特别是灵活就业及新业态就业人员的缴费档次和待遇领取标准,营造了“全民参保、应保尽保”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政策解读等内容,进一步扩大了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结合基层走访活动,组织政策宣讲团深入乡村、社区,面对面讲解社保惠民政策,让群众切实理解“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实惠。

优化服务,提升办事效率

针对灵活就业及新业态就业人员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襄阳市社保部门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一是推行社保业务“联办专区”,通过部门联动,实现了业务办理的无缝衔接,极大减少了群众跑腿次数。二是设立“零拒绝”窗口,专门处理复杂问题,确保每个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同时提供快速办、预约办、帮代办等特色服务,增强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推进政务服务全域通办,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构建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让灵活就业及新业态就业人员能够就近享受高效便捷的社保服务。

襄阳市社保部门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促进了灵活就业及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也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