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浪轻摆,瓜果飘香,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绿水青山间飘散着甘甜的收获味道。
新疆
棉花陆续进入采收期
持续到10月底完成
新疆是我国最大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棉花产量占全国的87.3%。这几天,新疆棉花陆续进入采收期。据了解,由于新疆南、北疆气候不同、种植的棉花品种、生长期不同,采收从现在开始,持续到10月底陆续完成。
在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乐土驿镇的万亩棉田里,新引进的棉花采收打包一体机正在棉田里穿梭。
和其他农作物不同,新疆棉花从天山以北开始向天山以南陆续采收。五家渠市位于新疆北部,是重要的棉花种植基地,今年这里的棉花长势良好。
五家渠市芳草湖农场场长 潘平:今年从棉花前期测产和现在近期收获的情况来看,今年每亩地的棉花产量能够达到500公斤,比去年每亩单产能够提高20公斤,总产60万亩地,今年能够(产)30万吨的籽棉,比去年能够多出12000吨。
据了解,由于新疆南、北疆气候不同、种植的棉花品种、生长周期不同,新疆棉花采收将从现在开始,持续到10月底陆续完成。
新疆
机械化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在新疆,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农业机械化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总台记者 李楠:在新疆一家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有一台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大家可能会有一些疑惑,像这样一台庞大的机器,是如何将田间柔软的棉花,不做遗漏地收集起来,进而打包成一个2吨左右的金色棉包呢。
一台采棉机主要由采摘头、动力系统、行走系统、打包仓等组成。其中,最关键的部件是采摘头。
新疆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棉机技术部部长 赵鹏达:两片黄颜色的叫做分禾器。我们采棉机在行进过程当中,分禾器将棉株扶正,导入到采摘头的内部。这里分布有两个转动的采摘滚筒,它通过自转将棉花进行采摘,将棉花的棉壳和棉秆留在棉田当中。
2022年,新疆建成了国内首条高端采棉机智能脉动式生产线,正式告别人工摘棉历史。 2023年,新疆棉花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在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路上,新疆从未停止自主研发的步伐。
20世纪70年代有了联合收割机,80年代有了棉花铺膜机,90年代有了第一辆国产自走式采棉机。一批批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机械不断出现。
2010年,新疆制造了第一台国产辣椒收获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让新疆率先突破了辣椒机械化收获的技术和产业瓶颈。
总台记者 李楠:在新疆铁门关市的一处辣椒采收现场,细嫩的辣椒是如何完好无损采摘下来的呢?
首先地里的辣椒被弹尺滚筒割下来, 随后被输送到清选台,利用风力将辣椒和茎秆分离, 最后,被筛选出来的辣椒经由通道进入顶部的料箱。
像这样一台辣椒收获机,6到8分钟就可以采摘一亩地的辣椒。如果是人工采摘,两个人同时工作,需要一整天才能全部摘完。
不仅是棉花和辣椒,小麦、玉米、加工番茄也都拥有新疆制造的机械化采收设备。目前,全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
新疆阿拉尔
13万亩香梨喜获丰收
这段时间,新疆阿拉尔市13万亩香梨陆续成熟进入采摘季。
阿拉尔市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香梨品质优良。
当地推广香梨种植水肥一体化、标准修剪等管理技术,带动产业提质增效,果农增收。今年,当地13万亩香梨预计总产量可达45万吨,较去年有所增加,将于10月底前全部采收完毕。
河南西峡
果园飘香 8.5万亩猕猴桃迎丰收
河南南阳西峡县是我国猕猴桃研究和人工种植最早的地区之一,全县已建成猕猴桃基地14.5万亩。眼下,8.5万亩猕猴桃迎来采收。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猕猴桃挂在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车,一派丰收景象。
在南阳市西峡县的一处果园,翠绿的枝叶间挂满了毛茸茸的猕猴桃,空气中飘荡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熟练地挑选、采摘,一掐一攥,一个个色泽鲜亮的猕猴桃就装入桶内。
西峡县是我国猕猴桃研究和人工种植最早的地区之一,全县已建成猕猴桃基地14.5万亩,种植专业村80个。眼下,全县有8.5万亩猕猴桃挂果,预计产量在8万吨以上。
广西田林
八角进入采收旺季
特色产业促增收
眼下,广西百色市田林县的八角迎来采收季。村民们忙着采摘、晾晒、销售。
八角一年可采摘两次,分别是每年立春后和立秋后。在百色市田林县,村民们将采收的八角运送到当地农副产品经营部进行统一加工销售。在当地的八角加工基地,成片的八角铺满晒坪,工人们不时用工具进行翻晾,使其受热均匀,提升八角的品质。
据介绍,田林县八角林面积21万多亩。近年来,当地大力推进“生态效益优先”战略,因地制宜发展八角等林业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奖补、技术培训等举措实施连片八角林低产改造,促进八角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