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缔造精致内沙湖,打造城中湖生态示范

荆楚网 2024-08-26 14:35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冯小敏 董欣怡)内沙湖是武汉市武昌区面积最小的景观湖泊,曾是沙湖的一部分,清末修筑粤汉铁路穿沙湖而过,将沙湖分成外沙湖和内沙湖。内沙湖水域面积为6.4万平方米,湖岸线长1.1公里,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Ⅳ类。内沙湖治理前生态退化、功能丧失,水质一度处于劣V类。近年来,武昌区通过“标本兼治、水岸共治、雨污同治、社会并治”,将内沙湖缔造为最精致湖泊,自2019年起内沙湖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持续蝉联武汉市湖泊水质最佳,示范引领全区湖泊升级焕新。

图片1.jpg.jpg

内沙湖全貌

开展水生态系统修复,打造城中湖治理示范。内沙湖水源主要靠降雨补给,治理前湖泊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无法满足市民亲水需求。2013—2015年,武昌区在内沙湖开展湖泊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开启了城市湖泊治理先河,打造湖泊生态修复“内沙湖模式”:以外源截污为前提,以改善湖泊底质为根本,以水生植被构建为主要内容,以鱼类群落调控为主要手段,重构湖泊生态。内沙湖生态修复完成后,经过几年精心维护,水生动物种类丰富、水生植物覆盖度超过90%,在河湖健康评价中获一类最高评价。近几年,武昌区将内沙湖模式在其他湖泊进行推广应用,全区湖泊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水质自2022年起均达到Ⅲ类及以上。

图片2.jpg.jpg

内沙湖日常维护

根治“岸上”顽疾,打造人水和谐示范。内沙湖被周边道路和居民区合围,早期存在污水入湖、管理无序等“岸上”顽疾。2006至2007年,武昌区对内沙湖周边排污口进行截污,沿湖铺设排水干管收集污水入市政管网,根治污水入湖顽疾。2007至2008年,征用周边2公顷多土地新建内沙湖公园,拆除东侧围墙后市民从任一角落均可直达湖边,将湖岸线改建为自然缓坡,修建环湖步道提升市民亲水参与感,种植观赏性较强的挺水植物美化湖岸带。通过开放式公园的建设,内沙湖“春赏绿柳、夏观睡莲、秋看芦花、冬品枯藤”,大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幸福指数。

图片3.jpg.jpg

内沙湖亲水平台

发挥民间湖长作用,打造环保教育示范。内沙湖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环保教育启蒙。毗邻内沙湖的新河街学校被聘为武昌区小小河湖长,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去内沙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采风摄影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内沙湖的河湖保护责任意识。与此同时,新河街学校联合新生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小小河湖长环保志愿服务队,队长贺艳红也同时担任内沙湖民间湖长,她带领志愿队每月开展以“绿色、低碳、环保”为主题的理论宣讲、科普宣传、环保实践、河湖长制进学校等活动。内沙湖民间湖长环保教育示范,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贺艳红被评为武汉市2023年度“十佳民间河湖长”。

图片4.jpg.jpg

新河街学校“小小河湖长”在内沙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经过生态修复、示范引领,今天的内沙湖水草丰茂、鱼翔浅底、鸟鸣枝头,成为武昌闹市区的一处自然珍宝,精致、优美、健康,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好去处。2023年,内沙湖被评为武汉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武昌区将持续落实第8号省河湖长令和第3号市总河湖长令要求,全面开展碧水保卫战“聚势行动”,充分发挥内沙湖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湖泊综合治理,创新长效管护机制,促进全区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在全社会形成爱河护湖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