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朱科、肖雪)7月22日,笔者从襄阳市东津新区获悉,2024年以来,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紧盯“项目建设年”目标任务,围绕“争先创优”工作思路,聚焦为民便民利民,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擦亮政务服务“津”字招牌,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广度和深度拓展,助力城市新中心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强化工程项目“帮代办”
围绕打造“服务和效率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目标,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将工程项目“帮代办”贯穿从备案到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帮”出效率、“代”来便捷、“办”出实效,全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审批标准化规范化。通过梳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施工许可、市政设施等11类事项,明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逐步细化受理审查标准。上半年共办理工程项目建设审批109件。
建立机制精准办。将全区在建的32个重点项目全部纳入“帮代办”服务范围,制定项目定制化“帮办代办”实施方案,组建由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相关人员组成的“帮代办”团队,形成聚焦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工程规划许可、竣工验收等12个事项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
靠前服务主动办。聚焦“五证两图+12项常规审批事项”编印《东津新区重点项目服务指南》,明确申办材料、办理流程等信息。坚持服务跟着项目走,实时跟进研判项目进展,时常走访收集需求、解决问题,及时协同部门联动处理,全力扫清项目建设障碍。目前,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已实地走访赣锋锂电、卓茂等20余家企业的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60余次。
创新举措特色办。坚持综合规划,确保手续能并尽并。项目落地前开展初审,审批过程中推出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联合验收、验登合一等改革措施,设立重大项目“绿色专窗”提供全程服务,打破业务办理时间限制。今年3月,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城乡建设局等单位在10日内办好卓茂二期项目所需证件。
抓牢民生服务“关键事”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今年以来,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抓牢民生服务“关键事”,以数字赋能,改进审批环节,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不断夯实基层政务服务基础。按照应领尽领要求,共梳理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40项、镇级138项、街道116项、村级50项、社区50项,组织镇(办)、村(社区)、16家区直单位进行全量认领。
推动“一件事”提档升级。深化“事项整合、综合窗口设立、一体联办”服务模式,将多个“单项事”合并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目前,东津新区已全面推广“我要开早餐店”“新生儿一件事”等6个主题事项。其中,“新生儿一件事”通过对接公安部门进行流程再造,将新生儿户口登记、医保登记、社保卡申领三项业务合并为“一表申请、一窗办理”,目前已惠及东津新区700余名新生儿。
推进“AI社区助手”改革落地。梳理东津新区社区高频事项36项,组织4个试点社区参与市级培训1次、区级培训3次,配置系统账号8个。深化“政银合作”,在工商银行东津支行、邮储银行襄州区东津营业所分别新建1个全口径、1个高频社银合作网点。
东津新区在全市首次推出医疗救助“数据找人”创新举措。通过医保系统筛选出上季度个人医疗费用超过35602元的人员,并推送至民政部门,经民政部门审核认定为因病致贫救助对象后,详细核算其近一年医疗费用,积极主动联系救助对象并及时发放救助资金,真正做到变“人找政策”为“数据找人”“政策找人”,全力解决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问题。
通过实施“就业轻骑兵”链接岗位供需9180余个、组织开展10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33万元等一系列“组合拳”,主动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提供岗位、培训、资金等支持。在一季度考评中,东津新区就业指标综合成绩位居全市第二。
全面推广“东津新区数字政务门牌”应用。首批制作的1300份实体政务门牌在镇(办)842个楼栋张贴,依托“浩然东津”公众号设置“数字政务门牌”板块,营造线上线下融合宣传氛围。针对已梳理上线的191个高频事项,举办数字政务门牌系统使用和帮代办后台操作使用培训会。目前,数字政务门牌系统新增用户2682人、每日访问量200余次、下载资料200余次。
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
今年以来,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从群众需求出发,促进服务事项精准化、服务方式个性化、投诉渠道多元化,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为城市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一事联处”实战化。制定除雪防冻、烟花爆竹安全隐患排查等5项预案,参与全国大艺展活动保障等一事联处8次。上半年共处置工单2622件,结案2600件,结案率99%。
夯实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全区开展数公基建设培训4次,完成市“一标三实”专班下发的楼栋地址核验任务7567条、统一标准地址质检任务6053条,采录辖区实有单位2700家。
“接诉即办”快速回应一件事。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与12345热线工作,定期监测风险工单,提升群众测评满意率。上半年,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工单9040件,承办工单6761件,按期回复率100%,月度考核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
下一步,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提振“奋力一跳”的精气神,持续推进先行区试点建设,持续优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持续织密社会保障网,确保政务服务改革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