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4-06-23 21:43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党而言,这既是光荣的历史使命,也是严峻的现实考验,迫切需要以理论武装推动全党团结、事业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湖北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探索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五个以”的实践路径,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6月19日,湖北省社科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围绕省委决策部署,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理论探讨,积极提出前瞻性、针对性、应用型的政策措施建议,不断强化社科工作服务湖北实践的主动意识和理论支撑能力建设。

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湖北社科界坚持提升政治引领力、学术创新力、决策支持力、社会服务力、组织凝聚力,聚焦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课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改革创新中赢得主动,在促进发展中积极担当,在倾情服务中展现作为,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推动更多优秀成果进入决策,促进转化。面向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提出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要求,湖北社科界应当秉承优良传统,把牢政治方向,在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服务体系中深挖学术创新源泉,加强基础研究,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将总结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经验规律与探究湖北实践特色统一起来,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贡献湖北智慧、湖北经验。

身处如此壮阔伟大的新时代,社会科学界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理论创新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全面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研究解决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深刻把握历史脉络,深入思考发展规律,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敢为新时代立言,勇做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开路先锋。我们还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努力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在科学研究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恪守为民情怀,用理论创新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汇聚“同心干”的磅礴伟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建龙(省社科联“文安平”网评团队成员、湖北医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