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用“红心”服务民心点亮志愿服务“中国红”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4-06-12 17:29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是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现如今,这个地方的志愿服变得更加专业和贴心。志愿服务事业一直备受关注和推崇,因为它既能丰富自身又能帮助他人,从中传递出的爱心和文明也有助于社会进步,而拓展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也需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

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志愿服务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2024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出台,对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做出重要指导。近日,基层各社会工作部相继挂牌成立,牵头负责志愿服务工作。在“意见”的指导下,在党委社会工作部的带领下,各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参与,未来将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协调高效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更加高效出彩。

建好用好志愿者队伍。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健全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根据党员个人特色发挥所长,与群众需求进行结合,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志愿服务第一线。比如,宜昌环宇社工服务中心是宜昌市级唯一建立独立党支部的社会服务机构,自成立以来,通过“四融”党建工作法,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和社会工作深度融合,让志愿服务更专业也更接地气。

做实重点领域志愿服务。一方面支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体育、养老助残、应急救援等领域志愿服务发展和品牌建设。例如近期全国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品牌特色项目——中国解剖学会“名师名医”进基层活动就来到了湖北秭归,走进了区县医院,开展送医送教,为群众身体健康贡献绵薄之力。另一方面建设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联动融合机制,与基层治理、民生改善、化解矛盾、环境整治等工作充分结合,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希望家园”等阵地和载体,通过开展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其中,成为志愿者,汇聚多元力量,共同缔造美好家园。

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完善以精神激励为主的褒奖机制,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支持各行业各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通过宣传志愿服务优秀团体、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等,让志愿者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例如“中国好人”“荆楚楷模”以及一些地方、高校组织的评选,都是激励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方式,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一个个、一批批人走上志愿服务之路,为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从而形成“爱的闭环”。

“我们将继续用‘红心’服务民心,让社区居民更有爱、更幸福。”朝阳里社区用志愿服务践行责任担当,凝聚起崇德向善之力,而你我只需从身边做起,以举手之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可以点点“红心”汇聚成海,点亮志愿服务“中国红”。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敏(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