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天纵、通讯员肖芳、周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邮政分公司举行《博物馆建设(二)——湖北省博物馆》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邮票方寸之间展现荆风楚韵之美,这是湖北省博文物第7次登上“国家名片”。
此次发行的《博物馆建设(二)》特种邮票1套5枚,其中第3图为湖北省博物馆。该套邮票采用了主附票的独特设计形式和胶雕套印工艺,主票呈现了湖北省博物馆建筑特色,以简洁雅致的色彩、清晰有力的线条,彰显出极富张力的建筑美感;附票为省博“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被誉为“陶瓷中的熊猫”,梅瓶腹部分别绘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爱鹤图,背景纹饰源自瓶身上的凤穿牡丹纹,并以荧光油墨印刷,让文物特色更鲜明、形象更生动。
据湖北省邮政分公司介绍,自新中国成立到2023年底,中国邮政共发行湖北文物题材邮票20套26枚。其中,湖北省博文物分6次登上邮票,包括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曾仲斿父方壶、曾侯乙匜、战国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龙形玉饰等知名文物。加上本次发行的特种邮票,湖北省博文物已7次在“国家名片”亮相,对传承荆楚文脉、讲好湖北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市邮政分公司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在省博南馆大门举行《新中国邮票上的文物》邮票展,展出了55套195枚文物邮票,让观众通过一枚枚邮票了解文物、读懂历史;省博二楼少儿体验中心设有临时邮局,提供首日封、首发日纪念戳、省博风景戳等特色服务,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博物馆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