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志茹 钟欢)“一支粉笔,绘制出缤纷的数字世界;三尺讲台,构筑着宏伟的教育蓝图。”从教书第一天起,他就立志扎根教学一线,用青春点亮教育理想。
他就是咸宁市东方外国语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长、国家级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马先奇。在学生们看来,他是严厉的父亲,是真心的朋友,更是人生的“引路人”。
数学教育的“魔法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实数问题。”清晨,旭日初升,咸宁东方外国语学校七年级( 6)班正在上当天的第一节数学课,讲课的这位教师就是马先奇。
走进马先奇的课堂,认识“平方根和立方根 ”正在进行中。他的教学用语口语化、网络化,表情生动,精心准备的课件,像一个自带磁场的魔法师,引得孩子们上课个个聚精会神。
原来,马先奇教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而是数学思维,全方位、无死角地认识数学,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将数学融入生活,不知不觉就达成了教学目标。他将这种教学魅力,渗透在了每一个知识点上,进行了不露痕迹的拓展延伸。
“让学引思”一直是马先奇课堂从未间断的主旋律。他说,课堂所有的机会和时间他都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动手。马先奇的数学课堂就是思维的碰撞,触动心灵,引发深入思考,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尽情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数学曾是我的弱项,如今却让我深深地着迷,因为我的老师是‘魔法老师’。”做过马先奇的学生都说感到很幸福,上了高中后,还对这位“魔法老师”念念不忘。许多学生表示,马老师能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放大去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天底下最优秀的那个人。
“数学教育到底该是什么样子?学生到底该如何学习……”马先奇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开始深度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
多年来,从课堂设计,到调动课堂氛围,再到课后总结,马先奇不断地苦练本领,坚持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无论是新型教学软件还是网络平台,他都运用得心应手,还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特色,那就是反思教学三个重点:每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课后学生是否全部掌握、考试后还有哪些不足。
每一个孩子都是“金种子”
“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进步,都能成长。”这是马先奇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来的教育生涯里,马先奇教育过习惯不好的学生,培养过天赋异禀的学生,也指导过从跌倒中奋起的学生,因此教学生时,他特别注重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差异。
为了做好因材施教,马先奇常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分析每一个孩子的学情,尤其是对特殊情况的孩子,他会在精细化评估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孩子。
马先奇的班上有位学生,因经常生病,落下了许多课程,导致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得知情况的马先奇十分焦急,着手为该学生开起了“小灶”,利用下课、晚自习等课余时间,为该生补习数学,并通过树理想、发奖励等方式不断鼓励他,激发了该男生的内驱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学生数学成绩得到了质的飞跃,上课也有了精气神。其家长得知后,对马先奇的无私教育感激不尽。
“数学学习需要学透每个‘母题’,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积累和练习等技巧。”马先奇说,在他看来,只要用心发掘,每一个孩子都可以闪光,经过打磨总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马先奇善于运用激励机制,通过表扬、奖励、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勤当孩子们的“引路人”
老师是每个学生中人生的摆渡人。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老师,马先奇深知要对得起这个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认为,老师一生中为无数孩子传递知识、答疑解惑。每一堂课,每一句话,都会在孩子的心灵里种下一颗种子。
教学中,马先奇严以律己,严格做好教学“十条”,包括: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直观形象、温故知新、有的放矢、文以载道、教学相长,争做一名好老师。
因此,马先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还十分注重备课要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的同时,也要备学生的学法。”马先奇介绍说,备课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复杂的内容变简单,让学生容易接受,快速成长。
每一次备课都显现着马老师的严谨和执着,每一个课件都凝聚着马先奇的汗水和心血。为了撰写教案学案、总结教学日志,马先奇常常废寝忘食,是对“辛勤园丁”的真实写照。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先奇在教学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好成绩,所任学科教学成绩均名列咸安区前茅,先后荣获咸安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眸马先奇站在讲台的27年,他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恪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学理念,用教育家精神培养学生,用实际行动向家长践行“孩子放在我这儿请您放心”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