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黄焕 陈钰)3月26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通报表扬了2023年强县工程考核先进市县。蕲春跻身20个强县工程考核先进县(市、区)行列。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重点是促进农民增收,核心是“一县三体系”建设,即加强县城建设,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体系,构建统筹县城、乡镇、村庄的三级服务体系和构建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
2023年以来,蕲春县立足比较优势,明确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对内整合、对外开放,探索出现代化建设新路径。
农民丰收节喜庆丰收。通讯员 供图
落子有声建体系
高点定位,高标谋划。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它是支撑经济社会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推动强县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蕲北美丽乡村。通讯员 供图
蕲春县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县委书记胡安元旗帜鲜明态度坚定,“我们必须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不断强化大抓强县工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敢打必胜的决心和奔跑拼抢的状态,推动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
从顶层设计出发,该县印发了《蕲春县贯彻落实〈中共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现代化建设新路径的实施意见〉的行动方案》、《蕲春县贯彻落实〈黄冈市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行动方案〉责任清单》。
在省强县工程方案65项量化指标、市里147项任务清单的基础上,制定《〈关于推进强县工程的实施方案〉指标解析》,共分解指标278项,其中量化指标65项,定性指标213个,做到“清楚省市目标”“清楚基础现状”“清楚三年目标任务”“清楚牵头(责任)单位”等四个清楚,形成了一名县级领导领衔推进、一个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
清廉文化书画展。通讯员 供图
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该县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工业倍增、大宗物资物流体系和区域性大市场、全域大文旅、美丽城乡建设、租购并举、蕲艾突破性发展等重点工作,连续举办蕲阳大讲堂、时珍大讲堂,分别围绕强县工程重点工作开展学习研讨,倒逼领导干部在“想明白”的基础上“干到位”。
该县在全省、全市创新开展了产业型干部训练营,建立起“培训+展示+实践+考察”机制,县人社局干部傅小华深有感触:“俗话讲,是骡子是马要牵出来遛遛。在能力‘充电场’同步建设‘赛马场’,对我们来说是磨刀石也是练兵场!”
实绩至上强导向
大员上阵,专班负责,层层扛责。
蕲春坚决落实强县工程责任制,成立由县委书记胡安元、县长陈丹任双组长,县“四大家”领导为副组长的强县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办,下设12个重点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任务,明晰工作职责,构建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同时,将强县工程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计划,定期对各工作专班、责任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强化结果运用,落实奖惩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胡安元、陈丹以上率下,多次就强县工程推进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督办,查堵点、找症结、破难题,促进强县工程落地落细落实。
该县建立起强县工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定期调度、指挥部和工作专班专题调度、乡镇和部门实时调度等工作机制,集中研究解决强县工程重点难点工作。
目前召开专题会、推进会30余次,通过实地观摩、现场教学,推动医共体改革、教联体改革、供销社改革、蕲艾突破性发展、乡村振兴平台公司建设等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了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
县城是一个有机体、生命体,管理者“知冷知热”,生命体才能“身强体壮”。当前,蕲春县在推动发展的同时,也在持续推进治理能力建设,充分释放基层活力。
该县主动融入武鄂黄黄都市圈发展,与黄石市黄石港区跨江合作、浙江慈溪对口合作;以“减窗行动”为抓手的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基层服务便捷化水平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跻身全省一流方阵,位居全省第23位、全市第2位;以蕲艾大健康产业发展为抓手,以畅通资源要素流动为枢纽,数字化治理、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深入各个行业领域……
在抓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极的同时,也力促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形成社会创新活力充分涌动的生动局面。
蕲春县经济开发区。通讯员 供图
数据显示,2023年该县招商引资新签约5000万以上项目85个,居全市第3;全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34个、新入库5000万元以上项目140个,均居全市第1;石鼓冲绿色建材、花园抽水蓄能等百亿级项目有序推进,李时珍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开园投产。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双百双增”工程,实现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薄弱村全部消零;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133户,市场主体存量达到10.5万户,创历史新高。
实绩至上。该县全面规范建立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纪实档案,对县管科级干部进行红、橙、蓝、绿四色分类管理,将在强县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领导干部纳入绿色管理,优先提报重用蓝色、绿色管理对象。2023年调整科级干部10批次共324人,其中职务调整166人,职级晋升158人。
善治富民天地宽
强县需善治,善治能富民。
县长陈丹说:“强有强的担当,大有大的责任,我们必须立足县情,遵循规律,以民为本,勇挑大梁,擦亮蕲春强县底色,推动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以供应链思维改造主导特色产业,蕲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通过明晰目标、品牌引领、产业重塑、平台赋能等路径,组建湖北蕲州府供应链有限公司,落实“以三产促二产、以二产带一产”的工作思路,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蕲艾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神蕲艾谷。通讯员 供图
目前,成功选育出“蕲黄1号”和“蕲青1号”两大优质品种,蕲艾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涉艾规上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研发生产蕲艾产品4大类18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拥有准、械、消、妆字号183个,注册商标7194件。
实施蕲春艾灸师“千军万马”计划,实行“招生-培训-考评-建档-输出-跟踪-评价”全链条服务,累计培训输出7.3万人。
实施蕲春艾灸馆“千城万店”计划,“蕲春艾灸”全国连锁加盟近1000家。实施艾健康“千家万户”计划,推动灸疗进医院、进医保、进药店、进社区、进家庭。
实施“千企万亿”计划,创新“蕲艾+文旅”、“蕲艾+中医”、“蕲艾+康养”等新业态新模式,蕲艾品牌价值110.05亿元,蕲艾产业综合产值达128.27亿元,蕲艾产业增加值和税收占全县GDP和税收的1/5,累计带动就业30万人。
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供销社综合改革等工作,推动教育、医疗、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出城入乡,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整县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已建设初中融合型教联体7个、小学融合型教联体11个、学前融合型教联体5个,实现了县域公办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校的全覆盖。
组建以县卫健局主导、县人民医院为主体、其他公立医疗机构为成员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构建“县总医院(县人民医院)+28家医疗单位+333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1+28+333”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管理模式,形成科学有序和系统连续的就医新格局。
组建蕲春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设立供销乡村振兴基金,建设了蕲州镇菩提村,刘河镇胡梁亭村、赤东镇白河村、青石镇大屋村等一批试点村综合服务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株林镇党委书记吴凤生说:“株林河作为全县试点,我们统筹推进活水、清水、兴水、灵水、美水、管水等六大工程。”
蕲春城区一瞥。通讯员 供图
“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该县将“双集中”作为促进就地城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统筹“产-人-城”关系,聚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通过三产融合形成人口集中的推力和拉力,以产聚人,以产兴城,以城引人,以东壁大道作为城市的发展轴线,集中布局城市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围绕东壁大道和蕲河紧凑布局老城、城南和河西三个城市片区。
投资1.5亿元改造城区90个老旧小区,惠及群众4281户;持续开展城区市政设施维修,推进城市边角地绿化改造,新建教授文化主题公园、文昌大道文化墙,实施雷溪河风光带功能提升项目,新建公共停车场6个,新增共享停车位4376个,新建口袋公园8处、小微景观138个,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
全民运动会在全国文明村九棵松村举办。通讯员 供图
通过全省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省级验收,提档升级村级文体广场144个。“大伙关注的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明显改善了,我们退休同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天天增强,我为县委县政府点个赞!”漕河市民陈明灯激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