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市探索“三同步一延伸”防控机制社会面“管”起来 平安建设“实”起来

法治日报法治网 2024-04-13 07:47

□ 本报记者 王家梁

□ 本报通讯员 远航 陈多乐

“当夜市摊点、歌舞厅、棋牌室、酒吧等经营场所发生纠纷或打架斗殴,经营业主要第一时间进行劝阻,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第一时间收好刀具等易伤害身体的物品、器具,同时要落实外延送上的士服务,确保真正使矛盾双方被隔绝开,从而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近年来,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凯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紧盯命案防控“人、地、物、事”等关键要素,积极探索经营场所“三同步一延伸”命案防控机制,做到遇事时有人劝阻、有人报案、有人处置,从源头上避免了一般滋事纠纷激化为命案。

据统计,该项机制实施以来,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1.65%,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84%,经营场所未发生过命案,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经营场所发生刑事案件,绝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在争斗初期进行缓解。长此以往,社会治安将面临极大威胁。”凯里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罗建州说,如何通过释法说理让商户愿意主动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参与者是关键。

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尤其是经营业主参与社会治理,凯里市依据“经营场所经营者、管理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管理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也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的法律规定,探索建立“三同步一延伸”命案防控机制。

“了解了‘三同步一延伸’机制后,‘沉睡’的经营者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由此打通了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关键一环,全面筑牢了命案防控壁垒。”凯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顾启明说。

2023年9月25日23时许,在凯里市中博小区,经营宵夜摊的小李看到本店有两桌客人发生口角,其中有人还手持啤酒瓶,如不及时劝阻,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便立刻和店员及时隔开双方并收好酒瓶,迅速联系西门派出所。警察赶到现场时,小李已将双方劝解好,其中一方已自行离开,另一方也表示矛盾已经化解不需进一步处理。

在经营场所发生矛盾纠纷时,经营者主动“管”起来,防止了恶性事件发生,为民警处置突发情况提供了直接有效的帮助,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也极大提升了命案防控效能。

为确保“三同步一延伸”命案防控机制有效实施,凯里市积极推行培训全覆盖,各镇(街道)定期召开经营场所治安管理工作例会,对特种行业场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者进行“三同步一延伸”机制学习培训,确保学懂弄通。2023年,全市各镇(街道)共召开经营场所专题会议40余次、受教育业主5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确保指导全覆盖,网格员、联户长以及派出所民警深入行业场所,通过走访谈话等方式进行“一对一”“多对一”上门指导,定期讲解安全防范、法律法规知识,切实提高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有效处置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

“‘三同步一延伸’只是近年来凯里市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的一个缩影。我们将继续探索,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凯里新篇章营造更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凯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潘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