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除了踏春、赏花
古人还能干什么?
今天,跟随这幅画
一起来春日的大观园里看一看~
放风筝、雅集……
春日里的大观园有多热闹?
你是否还记得《红楼梦》
第70回的经典桥段?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忘了不要紧
这幅图马上帮你回忆↓
春风和煦、柳絮纷飞
贾宝玉和众姐妹凑在一起
以柳絮为题填词
这时,窗外一个从天而降的风筝
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于是大家便在春色满园的大观园里
竞相放起了风筝
整幅图虽然篇幅不大却细节满满
雅集中的桌案、墙上的字画
天上飞的美人风筝
生动还原了《红楼梦》中的春日轶事
画面构图饱满、笔法精细
着色艳丽而不失典雅
满满的春日气息跃然纸上
《红楼梦》小说爱好者
千万别错过这本画册!
这幅“放风筝”
来自旅顺博物馆藏《全本红楼梦画册》
由《红楼梦》的两位“铁粉”
清代画师孙温、孙允谟
历经50余年绘制而成
△石头记大观园全景(旅顺博物馆藏)
画册以石头记大观园全景开篇
总计230幅
人物数量超过3700个
堪称《红楼梦》的“巨型连环画”
除了对小说经典情节的形象诠释
△埋香冢黛玉泣残红 花园中暇游观鹤舞(旅顺博物馆藏)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旅顺博物馆藏)
整套画作像是“清代百科全书”
从建筑园林、人文风俗、服饰美学……
各处揭开“大观园”的神秘面纱
贴楹联、放风筝等习俗的展现
更是研究清代民风民俗的第一手文物资料
如果你想读《红楼梦》
但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这本清代的宝藏画册绝对让你轻松入门
如果本身就是“小说粉”
这本《红楼梦》“史上最强周边”
更是不容错过!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起看风筝“进化史”
不仅“大观园”里的人爱放风筝
古人对风筝的爱已延续千年
风筝,古时称“风鸢”“鹞子”
被用来传递军事情报
唐代才逐渐成为游乐玩具
△杨柳青年画 十美放风筝图(天津博物馆藏)
在古人看来,放风筝不仅好玩
还可以放走晦气
很多人在放风筝时
会将自己的病症写在纸鸢上
等风筝飞高时剪断风筝线
让纸鸢随风飘走
希望“疾病远走,好运快来”
这种习俗,在民间又叫“放断鹞”
△杨柳青年画 放风筝(天津博物馆藏)
风筝的各式图案
也代表着福气、长寿等吉祥寓意
古人在放飞风筝的同时
也将自己的小小心愿寄予春风
△天津非遗“风筝魏”
更有趣的是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也超爱放风筝
他还编写了一本名为
《南鹞北鸢考工志》的“攻略”
将制作风筝扎、糊、绘、放的理论
编成朗朗上口的工艺歌
并配有彩绘风筝图谱
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
将云拟水,鱼蟹游行于碧波。
曹氏风筝因此流传千古
如今,人们对风筝的喜爱丝毫不减
各地异彩纷呈的风筝节
续写着风筝的故事~
一只小小的风筝
连接古今、牵系你我
它不仅是几代人“手边的春天”
更是文化、民俗的延续与传承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孙煜祁 视觉丨喻偌洢 技术丨蔡子旭 审校丨郭琪红 统筹丨刘莹 武贺 特别鸣谢丨旅顺博物馆 总台辽宁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