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检察院校园普法,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4-04-02 17:06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章丁 杨少开)3月29日,罗田县检察院携手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团县委、三里畈政府“未”爱联动,走进黄冈庙中学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法治的“种子”。

每朵鲜花都应该盛开,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守护。今年1月,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共青团湖北省委等16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关爱服务质量,创造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黄冈庙中学是罗田县三里畈镇的一所乡村寄宿学校,地处罗田县、麻城市交界,在读学生195名,多是周边乡村留守儿童,因家住偏远或交通不便等原因,多数学生在校寄宿。

“我能加入你们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负责人郑欢一行提前来到校园时,碰巧遇到孩子们在操场玩耍,亲切地打了招呼,检察官们很快融入小朋友的“圈子”,与孩子们玩起了游戏,借用游戏和闲聊的方式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拉近了距离。

随着上课铃声的敲响,检察官走上讲台,为孩子们介绍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结合案例讲授预防校园欺凌的法治课,发放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宣传资料。引导孩子们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明白未成年人既受到法律保护,也受到法律约束,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精彩的“视频+PPT”授课,不时地互动提问,孩子们听得无比认真。

“法学是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一门学科……”法治课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陈琳怡与孩子们分享了她时常参加国际模拟法庭的经历以及庭前准备技巧。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的其他同学也和孩子们交流了学习经历。

学习榜样的别样经历,让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法热情。

为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法治的魅力,在课堂上的耳濡目染后,检察官一行还为孩子们准备了需要深度参与的模拟庭审活动。

当天下午,全校师生聚集在学校食堂,模拟庭审正式开始。12名同学身着制服,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法警”等角色,在“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后,一起由校园欺凌演变成敲诈勒索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庭审现场拉开序幕。

庭审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模拟,从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教育、被告人最后陈述到当庭宣判,参演同学聚精会神地投入角色,旁听同学“零距离”感受法律工作的庄严公正。

模拟庭审结束后,检察官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引导同学们要以案为鉴,不做施暴者,也不做受害者,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也拒绝做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有勇有谋地自我保护,懂得及时寻求外界帮助。

下一步,罗田县检察院将继续把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列入普法重点群体,强化法治副校长履职,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进村、进校园活动,切实提高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法治意识和素养。并将进一步推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实落地,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积极联动职能部门、社会机构共同守护乡村“幼苗”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