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
考古人员在湖北荆州张家山
二百四十七号墓、三百三十六号墓中
陆续发现了2000余枚
字迹清晰可见的汉代简牍
内容涉及律法、医学、数学等多个领域
可谓一场古代文献研究的大丰收
如此大规模的汉简
在湖北境内出土绝非偶然
从大名鼎鼎的楚国郢都
到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
千百年来,湖北荆州古城
见证着历史变迁
3月31日在CCTV-1播出的
《简牍探中华》节目中
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
首次公布了战国简牍的研究进展
王家嘴楚墓出土的大量简牍中
有160枚左右记载的内容
很有可能是“战国六经”之一的《乐》经
如果最终被证实
将会为《乐》经的存在提供史料实证
让我们得以探寻2000多年前
礼乐文明的灿烂辉煌
从片片简牍看“汉承秦制”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长达4个世纪的大一统王朝
对后来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家山出土的简牍包含
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大规模发现的汉律
其中,《二年律令》的《盗律》
《具律》《杂律》等法律篇目
与史料记述萧何所定的
《九章律》名称相互印证
这些真实、细致的法律条文
展现出秦汉在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的
连续性和发展性
在货币换算制度方面
《二年律令》提到
“盗赃值过六百六十钱,黥为城旦舂
六百六十到二百二十钱,完为城旦舂”
对比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中的
“十一当一”
我们不难发现
秦朝特色的“十一进制”计算方式
被汉朝所接收沿用
“关内侯九十五顷,大庶长九十顷”
“公卒、士伍、庶人各一顷”
……
这几枚《二年律令·户律》简牍则展现出
汉朝承袭了秦朝“KPI考核”的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
以及根据爵位不同
授予对应数量田地的名田宅制度
这意味着,秦时拥有的爵位和土地田宅
仍然可以继续持有
受战乱之害的百姓将被汉朝接纳
这样的承袭
在很大程度上安抚了民心
推动了社会从纷乱走向安定
汉初刑法改革的有力实证
在“汉承秦制”的基础上
汉律也多了一些人性化的发展
张家山汉简《田律》中提到
“上郡地恶”
由于地理环境恶劣、粮食产量低等原因
“上郡”缴纳赋税得到了酌情调整
从《秦律十八种·田律》规定的
“顷入刍三石,槀二石”
减少至“顷入二石,槀皆二石”
针对一人犯罪,连坐全家的
“收”和“收孥相坐”等
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法规
汉文帝继位后与大臣们商议废除
之后颁布的《汉律十六章》中
不再出现相关律条
随着坐罪之人大幅减少
西汉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
通过一系列革故鼎新的改革举措
西汉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进而迈入我国古代第一个盛世
“文景之治”
古人养生术,很懂现代年轻人的痛
汉律之外,包括《算数书》
《脉书》《引书》《盖庐》在内的
大量典籍相继出土
这些前所未见的资料
给予了我们一个
探寻汉初社会万象的窗口
作为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
导引学专著典籍——
张家山汉简《引书》
记载的导引保健操
放在今日养生界
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存在
所谓“导引”
是我国古代呼吸吐纳、肢体运动
和意念引导相结合的治疗与养生术
类似于现代的保健体操
书中的“引屈筋”
主要针对长期伏案引起的筋脉屈曲
“胯立,据两股
一倚左,伸右股,膝附地”
这些强度适中、极易上手的动作
长期练习可以缓解肩颈和腰部的酸痛
不得不说,老祖宗的养生术
真的很懂现代年轻人的痛
除了导引保健操
《引书》所载的眼部导引疗法
也与今天的眼保健操相似
特别是“轮刮眼眶”动作
令网友们直呼
“老祖宗还是太超前了”
老祖宗的数学题,你会解吗
礼、乐、射、御、书、数
早在先秦时期
人们就将“六艺”视为“君子必修课”
张家山出土的汉简中
便有“2000多年前的数学问题集”——
《算数书》
透过这些简牍
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
古人对于数学的研究
以及西汉生产生活的场景
一枚枚简牍
一条条法规
印证着中华法系的发展
彰显着中华文明
未曾断流的珍贵与不易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
期待《简牍探中华》
带领我们跨越山海,穿越时空
看见古老而绚烂的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