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解纠纷,回应民生关切!湖北发布2023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湖北日报 2024-03-08 22:05

3月7日,省市场监管局、省消委发布2023年湖北消费维权典型案例,12个案例聚焦商标侵权、预付卡消费、医疗美容、教育培训、房屋装修等多个热点民生领域,属地市场监管局部门和消委组织均通过社会联调、公益诉讼等方式,充分发挥省消委行业维权办、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司法部门等力量为消费者撑腰。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预付卡消费依然是投诉热点,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调处了多起群体性纠纷。例如,鄂州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协调商务、文旅、公安等多部门,积极协助鄂州市检察院支持民事起诉,帮助77名在鄂州莱力美游泳有限公司办了游泳馆消费卡的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化解“金宝贝”早教关门停业引发群体性投诉案,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通过转校消课、诉讼等措施,共为252名家长挽回经济损失约125万元;潜江市消委成功调处奶制品群体投诉案,40位与潜江市浩口镇杨子江乳品经销商签订了鲜奶产品配送合同并进行预付款的消费者,遭遇了配送点失联、关店;潜江市消委接诉后,立即启动消费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敦促上级供应商为下级经销商处理消费者退款纠纷,共计退款人民币9202元。

部分案例聚焦网络消费、游戏充值等热点领域。2023年12月,咸宁市市场局高新区分局接到12345转办工单,称其家中孩子刘某(已满13周岁),在武汉找好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咸宁分公司充值2500元,家人发现后立即联系该公司客服要求退款,对方不予退款,特来电投诉求助。经核查,刘某确为13周岁,自己通过注册游戏账号玩传奇私服游戏,由于游戏升级需购买装备,遂用自己的压岁钱进行了大额充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除了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才有效。经调解,该游戏平台全额退还了充值费用,并对游戏账号进行封停。

典型案例中,省消委首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胜诉案引人关注,这是我省消委组织首次坐上原告席。2023年6月,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首起假冒“飞天茅台”商标消费民事公益案,经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调解,以调解结案的方式与张某、陈某、许某三名被告达成协议。该协议要求三名被告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宣传教育、消费调查体察等消费领域内的公益活动,并支付活动经费17万元,购买助农产品12万元,助老服务活动33次,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以赔偿方式弥补社会公共利益损害。此案例其售假行为侵犯了不特定多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是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与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创新多元赔偿模式,让侵权者参与消费维权等公益事业的典型案例。

省市场监管局介绍,2023年以来,该局回应民生热点问题,强化重点领域消费监管,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对加油站计量和油品质量投诉举报问题加大抽检和检查频次,并适时开展约谈提醒和依法处理。全省全年共重点检查加油站1130家,检查加油机总数3973台,查处相关案件数量138件,案值2948.21万元。对旅游消费回升热潮中出现的酒店退订纠纷、餐饮优惠券无法使用问题、游乐场及儿童乐园等场所收费不合理等问题进行预警;对节假日期间哄抬物价、价格欺诈、强制消费、捆绑消费等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联合整治。对家装市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增项收费等问题进行闭环处置,针对问题较多的6家大型市场主体开展约谈劝谕。省市场监管局利用12315智慧消保平台分析研判消费风险,开展“铁拳”行动、稳价保质、打击侵权假冒、“监管护棉”、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共办结案件63346件,案值10.43亿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子轶 通讯员 胡翠兰 郭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