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三中荣获襄阳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4-02-23 15:42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薛晶晶)2月21日,襄阳市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评选结果公布,经各地各相关部门推荐,评选出50个“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襄阳市第三中学的“三端共治”化解校园矛盾纠纷工作法,成为襄阳市教育系统唯一入选的典型。

襄阳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住读学生近5000人,校园矛盾纠纷防范与化解工作难度大、压力大。近年来,学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校园矛盾的复杂性,重点关注学生安全、学生矛盾、家校矛盾,积极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精细管理,创新工作思路,推行“三端共治”解纷工作法,做到风险和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

三级精细管理  力争“前端”消除“苗头”

学校坚持群众路线,群防群治,推进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网格管理,多角度全方位预防、排查问题“苗头”:

班级规范班主任工作,制定学期德育安全工作计划,严格规范班级群管理。坚持“一排查两班会三到岗”,每周开展宿舍安全排查、主题班会加安全班会、班主任早中晚到岗。提升班主任预防和化解学生安全、矛盾的能力,防止因管理不当出现的家校矛盾;

年级实行“双级部”管理体制,责任拆分细化,力量强化集中,设置两位德育副主任,建立班级、年级联动处理机制,依托年级力量帮助班主任处置学生问题。建立“三特生”档案,实行一对一帮扶。年级干部实行24小时值班,紧抓假期、考试等“节点”预防学生安全事故、心理问题等。每学期组织开展学生心理测评,及时预警学生心理风险。“人防”、“物防”、“心防”深度融合,力争在前端消除或发现萌芽,及时介入。

学校领导通过陪餐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通讯员 供图

学校设置学校绩效办,成立42人的学校督查队伍,“123”分工法,每天一位校级领导、两名中层干部、三名督查干事,24小时住校巡转,在夜间、宿舍内、校园角落等容易产生管理“真空”的时间地点,重点督查学生安全、纪律等事项,日均发现数十处违规点,月均汇总1000余条管理信息,汇总后转给各处室和班主任,以便后续落实发现深层问题,如安全隐患、家庭原因、人际关系矛盾纠纷、情绪心理问题等,推动班级管理更加深入,矛盾“苗头”消除在更前端。

创新工作思路  力推“中端”疏通“堵点”

针对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疏通工作,及时打通“堵点”,防止矛盾集聚、扩大。

依托“温暖教育”工程,针对性开展矛盾疏解:教学楼设置82个党员示范岗,针对学生心理问题、人际关系等开展“环廊辅导”,各岗位年均辅导时间超300小时,学生问题化解效果显著;宿舍楼设置“温暖之家”300个,配合学校查寝工作,每日开展爱心护眠,及时解决住校学生各类问题和矛盾;学校心理咨询室每周开放35小时,2023年共接待学生来访约238人次,提高咨询服务时长116个小时,有效化解学生情绪心理问题;设置班级心理委员,男女生总寝室长,提升学生工作能力,为问题解决提供更多支持;推动校长信箱发挥实效,2023年收取20余封学生信件,及时交办,有力推动了学生诉求等问题的解决;做好12345涉校投诉的落实和回报。

开展校园活动。通讯员 供图

同时,注重向内发力,丰富校园活动,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班级乒乓球、羽毛球团体赛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法治进校园”等活动,坚持五育并举与法治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自我调节能力,有效疏通了学生在校学业发展、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矛盾问题“堵点”,也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学生培养路径。

畅通家校沟通  力促“末端”形成“闭环”

学校坚持问题导向,搭建家校沟通平台,推动各类问题动态化、实质化“闭环”解决。坚持家校一致原则,将家校一致作为问题实现闭环的重要指标,是矛盾实质性化解的“重头戏”。推动接访家长常态化,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学校专门设置“红色家校联动室”,安排相关人员及时与到访家长“面对面”,共接待家长到访39人次。同时以网络、电话、家访等形式做好回访,巩固家校沟通成效,防止问题出现反复,确保矛盾纠纷得到真正化解,将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活动。通讯员 供图

注重形成和推广经验。对于校内解决的各类问题和纠纷,通过德育工作会议等形式,推广有益经验,提升问题处置能力。

据襄阳三中介绍,下一步襄阳三中将坚持践行“枫桥”经验,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做实护校安园措施、加强防范宣传引导,靠前行动,灵活施策,用心为全体师生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