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开工第一天
你的“八杯水”利器准备好了吗?
来看看这个5000多年前的
大汶口文化黑彩叶脉纹彩陶杯
祝你事“叶”长顺!
这么舒展的花纹
不“改编”成数学题就可惜了
大过年的,大汶口文化先民
先给家人们送两道“数学题”
求阴影面积
圆点、十字线、弧线三角形
彩陶杯上这些简洁自然的线条
组成了花瓣、叶片
黑彩填满弧线交织成的多个三角形
让纹样更为突出
这仿佛是先民们的“尺规作图”
表达着朴素的“数学美”
花瓣+叶子的图案在杯子上有两组
两组图案中横向的花瓣相互连接
△黑彩叶脉纹彩陶杯主要花纹展开示意图。彩色纹饰共分两组,每组花瓣形图案还附有两个斜向的桂叶形花纹,两组中横向的花瓣相互连接。
这是简单的重复
也是杯身上无限的循环
如果说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纹样
这或许是大汶口文化所特有
△彩陶杯与咖啡标准杯的对比示意图。
有学者将这种器型归为觚形杯
可视为水器
在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中
常与陶鼎组合出现,一饮一食
△大汶口文化三锥形足折腹夹砂红陶鼎与素面夹砂灰陶杯
源于自然的纹饰有一种
“松弛感”与“秩序美”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先民
热爱生活,喜欢自然的美
△大汶口文化八角星纹彩陶豆,泰安市博物馆藏。八角星纹寓意光芒四射的太阳,是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典型的图案纹饰。
太阳、卷云、水波、花瓣、叶片
他们把这些自然的景物抽象为几何图形
再具体地描绘在陶器上
△涡纹彩陶壶,山东博物馆藏。陶器表面磨光涂红色陶衣,腹部以黑彩涂底,再以白彩绘制一周勾连涡纹。
这是对自然的亲近
如黄河自由流淌
那些重复、连续的纹样
是对自然的理解,简洁而有序
△彩陶鼓,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腹部用白色、深红色和熟褐色等三种彩色分两层分别绘弧线三角纹和卵点,组成四瓣花图案。
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
打破了仰韶、龙山的“二元格局”
这些黄河下游源于自然的图案
逆流而上,便可在中游与仰韶文化相遇
这或许是史前文化的一次
“彩陶几何美学交流”
△点击图片,了解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几何美学”
在大汶口文化被发现前
当时学术界只认识了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两个文化:
以彩陶、红陶为特点的仰韶文化
和以灰陶、黑陶为特点的龙山文化
△点击图片,了解龙山文化中薄如蛋壳的黑陶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器中
有彩陶、黑陶,甚至白陶
墓葬也有等级之分和贫富差别
△山东地区一批大汶口文化遗址相继发掘。图中标注的王因遗址,即为黑彩叶脉纹彩陶杯的出土地。(图片来源:总台播出纪录片《大汶口》)
随着一系列遗址的发掘
考古学家把大汶口文化的绝对年代
推定在距今6000到4400年
打破了仰韶、龙山的“二元格局”
这是一个从原始社会
逐渐过渡到阶级社会的文化时期
黑彩叶脉纹彩陶杯
反映了大汶口文化先民对自然美的追求
也见证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变革激荡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田野 视觉丨喻偌洢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左中明 统筹丨刘莹 武贺 特别鸣谢丨济宁市博物馆 总台山东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