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90后的返乡行囊,都装了啥?

湖北日报 2024-02-08 22:13

微梦文化董事长张培文

回新疆接父母来看樱花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汤炜玮

2月5日,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平和打包厂4楼,微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里,34岁的张培文拿出荣誉证、体检册、电脑,一一装进回家的行囊。2月9日,他将踏上返乡的行程,经飞机和高铁回到3000多公里以外的老家新疆哈密,与亲友共度新春佳节。

平和打包厂是武汉市规模最大的科技文创产业基地之一,大雪过后,这座有着116年历史的建筑显得静谧而神圣。

办公室里,打字声、点击鼠标声、设备调试声……此起彼伏,微梦团队50余名工作人员,正全力以赴为2023年的工作收官。

办公室的角落里整齐摆放着红彤彤的礼盒,张培文说:“今天下午,公司就进入放假节奏了,这是给员工准备的福利,让大家带回家过红火年。”

“上一周,公司到黄陂木兰草原团建,开了年会,还给大家发了现金奖励。”张培文点开电脑上的年会ppt,显示公司全年出品视频230+,动画80+,举行品牌活动35+,建设文化阵地30+,组织学习交流35次+,积累抖音粉丝3700万+……红火的业绩让张培文笑得合不拢嘴。

张培文说,创业十多年,一路碰到良师益友,接受武汉这座城市的馈赠良多。在城市的滋养下,良师益友的帮助下,他和公司一起成长。“武汉的公司团队不断壮大,我尽力爱护团队的每一位小伙伴,让他们也感受到新疆儿女的热情。”

微梦文化已成功挂牌青创板,也是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创作的《汉口往事》系列微电影、“疆湖”儿女IP系列视频广受关注。

2023年,张培文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还被评选为2023年度武汉统一战线“同心奋斗者”。

“2023年,在工作的同时,我开始关注休闲生活。”周末,张培文会邀请三五好友到武汉周边郊游、健身,与朋友拍搞怪视频。“看,我最近做的全面体检,整体状况都挺好,我要带回家给父母看,让他们放心,电脑里都是我平时自己拍的搞怪视频,希望把我全年的快乐,在短时间内分享给爸爸妈妈。”

“2024年,我有两方面的小目标。”张培文说,一是带领团队小伙伴争创更好的业绩,二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会利用休息时间去爬武汉每一座山,沿着每一座湖泊漫步,3月,我还要邀请父母来赏樱花。”

(图片摄影:通讯员 梅剑琨 视频拍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汤炜玮)

95后淘宝店主武腾挪

“小甜崽sweet”冲入细分赛道前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实习生 黄文烨

临近过年,淘宝店主们依旧没有停下忙碌的步伐。

2月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位于后湖的武汉闪光捕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武腾挪,正忙着和公司员工开会,布置春节期间的发货安排。

武腾挪,出生于1995年,湖北荆州人。2019年,他开始在淘宝上运营网店“小甜崽sweet”,专注售卖年轻女性内衣,目前淘宝店铺粉丝已有111万,居淘宝女性内衣门类前十。

“大学毕业,我就一心想开店做淘宝。”武腾挪毕业于武汉轻工大学啤酒酿造专业,毕业后,为了圆梦,选择去上海的一家电商企业工作,他的目标很明确,学习电商企业的运营管理。

学到了自己想要的,两年后,小武决定辞职创业开淘宝店。一起合伙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大学同学。

“我在武汉读的大学,离家也近。”三个人回到武汉后,经过市场调研,他们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年轻女性内衣品类上。

“感觉淘宝上很多同类型店铺都经营得挺好,说明市场很大。”武腾挪说。

挺过疫情,网店运营日趋稳定。2021年,淘宝推出“淘宝黑马新商扶持计划”,给予新店铺流量扶持。

“小甜崽sweet”着重服装的设计,并严格把握品控,从新商扶持计划的数千家店铺中脱颖而出,一举冲入淘宝女性内衣门类前十。

如今,武腾挪已将公司搬到了汉口三环内,新办公地址共计有700多平方米,比之前大了数倍,还在武汉和广东先后开了自营工厂,公司规模从3个人逐渐扩张到150人。

目前,“小甜崽sweet”已在淘宝、拼多多、抖音和小红书等多平台均运营了店铺。去年11月,“小甜崽sweet”还在天猫上开了官方旗舰店。

针对大码人群这一人群,武腾挪还开设了新的淘宝店铺“月半岛屿”,销售额也在迅速增长中。

他说,自己有两个选择特别对,一是回来武汉,二是在淘宝开店。“马上过年要回家了,可以告慰自己和家人的是,自己已经成功做好了一个网店。但创业成功仍在路上,接下来,我们公司准备品牌化运作,将‘小甜崽sweet’打造成全渠道品牌。过年期间,店铺依旧不打烊,正常发货。”

绘一科技创始人雷赫

玩转泛家居领域3D版“小红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2月5日,大雪席卷武汉,武汉绘一科技90后创始人雷赫冒雪风尘仆仆出差归来,第一件事便是回到公司。

“新品牌‘来do’春节后上线,我们马上要推出线上‘个性化小家’3d全景拜年的预热活动,还有得忙。”临近年关,雷赫却并未放缓工作节奏,“老家在宜昌,今年过年回不去了,家人都接来武汉团圆。”

“90”后创始人雷赫

雷赫本科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后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深造,获数字建筑设计硕士学位。2018年,放弃英国百万年薪的工作机会,雷赫毅然回汉创立了绘一科技。

彼时,中国泛家居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年轻客户审美意识觉醒,对个性化软装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何让他们以可视化的方式,实现定制家居环境设计的想法,是一个痛点。

绘一科技抢抓“新蓝海”,将生活美学作为服务核心,通过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以设计平台、零售平台和服务平台为基础的一站式家居消费新零售解决方案,帮助年轻群体实现个性化的家装需求。

2021年,绘一科技推出国内首个移动端口的实时云渲染软装设计平台“自由绘”。用户可以借助这一平台,用玩游戏的方式在虚拟场景中自由设计和搭配家居生活空间,并一键式购买自己所需要的软装家具。

“90”后创始人雷赫

2023年,基于“自由绘”的成功经验,雷赫带领公司开创新的线上品牌“来do”。“‘自由绘’是一个工具,帮助用户实现自由搭配家装的需求,而升级后的‘来do’则打造出泛家居领域的3D版‘小红书’,为用户搭建一个美学交友的社区,并且操作更简单、场景更逼真。”雷赫介绍。

为了让新品牌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雷赫遍访国内多家家居企业及运营团队,并赴美国考察海外竞品市场。“一年中,大概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路上,忙起来时每天平均只能睡5个小时。”雷赫说,“技术迭代和行业发展倒逼我们快速成长,才能快速抢占市场。”

来do操作平台

在雷赫及团队的努力下,“来do”平台于2023年9月启动市场公测,目前已建立自有泛家居品类数据库,未来还将链接京东、淘宝等电商购买平台。用户可根据喜欢的装修风格,个性化设计沙发、地毯、灯饰、杯盘等软装设计样式,并在平台上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案。“我们将于春节后对市场全面开放,预计年底用户或将突破1000万。”

“90”后创始人雷赫

目前,绘一科技即将完成A轮融资,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光谷“瞪羚”企业等。团队也从3人发展到70余人,吸引曾就职于腾讯、完美世界、中软国际等知名企业的行业人才加入,已申请70多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同时,雷赫个人也获评“胡润30岁以下中国创业领袖”、3551光谷创业人才等荣誉。

“今年,‘来do’还将‘出海’至北美、印度、东南亚等地的市场,向外输出中国美学,力争成为行业超级独角兽企业。”雷赫信心满满。

“砂锅大王”徐子红

带着招聘表回乡“揽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畅 通讯员 李婷

一场寒流袭来,皑皑白雪覆江城。

“春节能回来吗?”电话那头,浓重的潜江口音,是徐子红母亲的挂念。

“大年初二,天气放晴,我带着媳妇和伢儿一块回。”徐子红,92年生人,是野佬老成都砂锅菜的创始人。他其实挺犹豫,去年12月刚创办的新店,生意蛮好,但几年没回去,他也迫切想携妻小和家人团聚。

行李箱里,除了婴儿奶粉、纸尿裤,必备的衣物,徐子红放进了几样特别的物件:一本川菜食谱、几袋佐料,一摞招聘表和笔记本电脑。

2月6日上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汉口马场角,掀开厚厚门帘,店内透着浓烈的中国风元素,文艺范儿十足。

“稍等片刻。”徐子红戴上特色羊角帽,扭开打火开关,砂锅在铁架上下翻飞,一双长长的竹筷子搅拌,葱姜撒入后收汁起锅,不到十分钟,几个浓香扑鼻、热气腾腾的砂锅菜就摆在面前。

“这砂锅菜,做出了川菜的灵魂,仿佛穿越回了老家。”旁边一桌的客人是四川人,定居武汉20多年,边吃边点赞。

豆腐烧脑花、冬笋烧牛肉、趴豌豆烧肥肠……抬头望去,30多个菜名写在一块古香古色的招牌上。川味正宗,食材新鲜,加上出菜速度快,价格适中,写字楼的白领成为主要客源。

3点过后,不停地有客人点菜或打包。“我们叫他砂锅大王,这儿就是我们小区的食堂,随时过来。”过了饭点还有这么多顾客光顾,这让记者暗自吃惊。

“摆摆我的故事。”解下围裙,徐子红憨厚地搓着手。“你看我这拇指,一到冬天全是裂口,冷水泡多了,最深的伤口曾看得见骨头。”说起自己的经历,他的语气多了些许沉重。

2012年,徐子红扎进了武汉大学生创业大军中,做室内设计小有积蓄。然而,一次错误的选择让他不仅赔光身家,还欠了100多万元外债,被迫卖掉房子还债。

此时,妻子怀上身孕,却居无定所。徐子红的情绪到了冰点。“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只要有勇气,一定能够从头再来,债务我们一起来扛。”在妻子鼓励下,徐子红开始振作。“从摆摊还债开始,我卖过土鸡蛋,做过送菜员,又去卤鸭脖卖,每天工作18小时。”他回忆道,有一次寒冬大雨淋湿全身,妻子挺着5个月大肚子和他一起冻得感冒,半夜因为太疲劳骑电动车撞车,小腿肿得比脖子还粗。

2018年,徐子红来成都打工。虚心求教,有空就琢磨,家传的烹调手艺,加上当地厨师的热情指导,几年后,他练就了一手地道扎实的川菜功夫。

去年年底,徐子红在江汉区开了这家川味砂锅菜。“才3个月,增加了7名店员。”徐子红告诉记者,最多的一天竟卖了143桌。

“接到不少年夜饭的订单,但都婉拒了,因为地方太小。”妻子吴甜说,过年后,想把隔壁的店铺也盘过来扩大规模,准备回老家物色几个年轻人,一起创业……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