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这个水仙花盆,是谁又想“复刻”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22 07:15

冬春“限定款”水仙花

家里一放,工位一摆

氛围感直接拉满!

拥有这款

宋汝窑青釉椭圆水仙盆

一定能制霸“盆友圈”

谁不想“复刻”一个

汝窑水仙盆呢

看到这件文物名称

你瞬间抓取了这几个关键词:

汝窑青釉水仙盆

然后你迫不及待去打量这件文物

脑海中冒出了太多美好的形容:

清雅、含蓄、有韵味……

它釉色天青,凝厚温润

似玉、非玉、而胜玉

而从整体器型看

这个水仙盆的口沿略显矮浅

岁月在它的口沿留下残缺

后世的工匠细致打磨,镶以铜口

让它以相对完整的样貌呈现

釉面上细碎的开片纹

俗称“蟹爪纹”,为汝窑特有

花盆的四足则是如意云头的形状

△水仙盆的如意云头状器足(左)与故宫博物院藏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局部对比

要是有机会看看花盆底部

透过六个细小的支钉痕迹

你还能够窥见香灰色的细洁胎体

水仙+天青釉

这么清淡,那么美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

为水仙咏诗数首,其中有云: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辛弃疾也有词句:

“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

△宋 水仙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爱水仙

道它是“凌波仙子”“金盏银台”

它绿叶亭亭、微吐幽香

清美、高洁

恰恰呼应了汝窑青釉的素雅、沉静

汝窑名贵

汝窑的天青釉水仙盆

则更是佳品

正因有了这淡雅的天青釉

汝窑被后世推为“五大名窑”之首

△文博日历丨近千年前的绝美“天鹅颈”

自然的“不完美”

成就一种美

“雨过天青云破处”

是宋人对美的追求

然而瓷器釉面上的自然开裂现象

却显得不那么“完美”

△现代瓷器出窑时开片声音示例

釉面上显著的开片过程

主要出现在焙烧后冷却阶段

据研究,隋代白瓷上开片尚属自然开裂

还未形成人为性的装饰

△故宫博物院藏白釉高足杯,釉面开细碎片纹。

后来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

就顺其自然甚至“刻意为之”

自然的“不完美”也成了一种美

甚至成了后世鉴定瓷器的标准之一

不同窑址的瓷器

开片纹路也不尽相同

汝窑瓷器釉面上形成的开片纹

被称为“蟹爪纹”

明代文物鉴定专著《格古要论》上关于汝窑瓷器有言:“……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

哥窑、官窑等瓷器

也都有各自的特色

△上海博物馆藏南宋哥窑青釉葵口盘,釉面开细碎片纹,可见明显的“金丝铁线”。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南宋官窑粉青釉胆式瓶,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呈开片纹。

好景衬好人,好花配好盆

愿水仙予你希冀

愿汝瓷伴你安然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田野 视觉丨林琦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特别鸣谢丨吉林省博物院 总台吉林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