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巴山里的竹溪,是绿意盎然的“三贡之乡”,是西汉时建置的“武陵县”,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这里,你可以登楚长城遗址关垭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烟云;可以零距离欣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之母”山二黄;可以品鉴以竹溪蒸盆为代表的各类地方美食……
2023年12月30日,全国首个沉浸式戏曲主题夜游街区“武陵不夜城”正式开街,标志着承载了近600年厚重历史文化的西关古街,以全新的面貌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得到央媒和省媒的竞相报道。■文/记者 吕伟 周仑 图/记者 刘成臣 特约记者 郭军
纷至沓来
元旦假期吸引37万游客打卡
“来尝尝糖葫芦儿”“吃正宗的竹溪懒豆腐喽”……入夜,古色古香的竹溪武陵不夜城内,商贩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摩肩接踵、流连忘返。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十堰最火爆的景区之一当属武陵不夜城。统计数据显示,武陵不夜城开街首日游客突破10万人次,元旦3天共吸引全国各地游客37万人次。
从空中俯瞰武陵不夜城,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好似600年前的西关古街复原归来!古色古香的建筑、扮相惊艳的花旦、激情四溢的表演,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意犹未尽。作为全国首个沉浸式戏曲主题夜游街区,极具地方特色的山二黄表演堪称武陵不夜城最大的亮点。据了解,街区内部除了山二黄戏曲元素,更有一轴、两序、五幕、七大戏曲主题、十五个文化节点,单看是戏,连看成剧。百余名演员以七大舞台节点为依托,以竹溪山二黄戏曲为核心,打造了一台沉浸式、行进式、交互式戏曲情景剧。在这里,古老的剧种正在重新活化。
借水生景,依托竹溪河建设的灯光水秀剧场熠熠生辉。作为国内首个沉浸式水景互动体验项目,“西关遇见武陵”将花式喷泉、雾森激光、全息巨幕、CG影像、多媒体数控等组合呈现一场顶级水秀,其中定制格栅屏幕长108米,最高15米,喷泉最高点可达60米以上。
竹溪美食闻名遐迩,自古便深受各方游客赞誉。位于主街区的十三西施美食城,主打产品为竹溪十三道传统美食,如格格、懒豆腐、合渣、甜浆、油层、芝麻饼等,充分展示当地特色美食。“肯德基”“朝天门火锅城”等一线餐饮品牌则让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
多元素在武陵不夜城交汇碰撞,熙来攘往的人群和空气中弥漫的香味,让人不由得“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仿佛武陵人在不经意间走进了桃花源。
焕发新生 600年历史文化古街再现繁华
武陵古镇源于竹溪古称“武陵”。从西汉元年(公元前202年)置武陵县到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废武陵县,中间几经更名,武陵县作为行政建制的存在时间跨度达800余年。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县城沿竹溪河而建西关街,雄伟考究的建筑,鳞次栉比的店铺,热闹喧腾的集市,天南海北的口音,文化底蕴深厚,商业交易活跃,是承载着竹溪城市和商业发展的历史活化石。
历经近600年岁月冲刷,西关古街繁华落尽,仿佛一位垂垂老矣的老者。自2013年开始,竹溪县开始对西关街实施改造,以明清一条街为东西主轴,规划成六个片区,整个建筑群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古色古香、精美雅致,再现古镇风貌。建设、回迁之后的西关街,集聚了上万人居住生活,孕育出新的商机。
恰逢竹溪县城市更新、消费升级、强县工程铺展之际,十堰文旅体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昶禾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将西关街打造成全新的武陵古镇,武陵不夜城是武陵古镇的一期规划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共同投资运营的双国企平台项目,武陵不夜城将以山二黄文化为内核、美食为产业主导、夜间经济为切入点,把竹溪西关街打造成“天下第一团、戏曲第一街、鄂西第一宴、秦楚第一游”。
以点带面 为十堰全域旅游注入活力
竹溪,这个坐落在十堰南部的美丽县城,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统计数据显示,竹溪县现拥有2家4A级景区、10多家 A级景区,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
现如今,武陵不夜城甫一亮相就崭露头角,不仅极大丰富了各方游客的旅游体验,更为竹溪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势必将全面助推竹溪文旅高质量发展,势必将为十堰全域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坚持文化自信,强调内容为王,用艺术的形式长久影响人、感染人。武陵不夜城是一座催生蝶变的城,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更是一座文化汇集的城。在不久的将来,武陵不夜城会继续闪耀着属于它的光芒,成为更多人心中的旅游胜地和康养福地。
2023年12月30日晚,竹溪县武陵不夜城正式开街迎客。
曲艺表演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传统戏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