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荆楚|千年古巷绽新颜,湖北襄阳“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开街

极目新闻 2023-12-30 20:07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尚进 杨东

歌舞曼妙乐声扬,半城烟火半城诗。12月30日,湖北襄阳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正式开街。街区涵盖文化演艺、文创购物、非遗美食、休闲娱乐等不同业态,将成为襄阳古城的又一张文旅名片。

开街现场

襄阳文化,游客沉醉

走进管家巷,放眼望去,青砖黛瓦、飞檐翘角,仿古建筑错落有致,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古街小巷。身着各式古装的美女漫步街头,用一笑一颦展示着襄阳千年的古风古韵。

一入巷口,孟浩然的《春晓》等诗词镶嵌在一面白墙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名句,引起了周围游客的共鸣,大家禁不住齐声诵读。

沿着街巷一路向前,处处可见中华诗词的魅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在街区一角的繁花造型树上,挂满了唐代大诗人王维、李白等经典诗词,不少小朋友正在家长的带动下,高声朗诵。

管家巷夜景

除了诗词文化,楹联文化也在这里彰显。管家巷牌坊上,24字对联“古韵此追寻明雨清风留底色,长街欣探赏文华商旅起芳声”格外引人注目。襄阳黄酒馆门前,“品千年黄酒百里飘香,取纯粮精华精心酿造”,吸引人们驻足品味。

游客打卡留影

一面复古墙是游客们最爱的“打卡地”,钟表、缝纫机、电视机、座机电话、邮政信箱等“老物件”在这里亮相,勾起了人们对旧时光的回忆。“这些都是几十年前,我们小时候常见的生活物品,现在却成了‘古董’,在这里展示。”50后的韩女士心生感慨:“时代变化太快了!”

襄阳美食,街巷飘香

街巷转角,阵阵油饼的香味随风飘来,“南漳猪油饼”店门前,游客排着长队争相购买。

作为非遗美食的南漳猪油饼还有一个爱国传说。据《襄阳府志》记载,宋末元初时期,蒙古族元军侵犯中原,1271年在北京建立了大都。襄阳一带民众怀着驱除鞑虏之心,在南漳县龙门集聚集成立义军,将写有“期”字的纸条放入猪油饼里,派人分发,作为通知起事的日期。自此,猪油饼广为流传,逐渐成为南漳远近闻名的小吃食品。

南漳猪油饼

“我20岁就离家在外打拼,一直很怀念家乡的味道。”店老板张全红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从小在南漳长大,对“南漳猪油饼”情有独钟,感受到襄阳文旅事业的蓬勃发展后,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于是,在管家巷开起了这家特色美食店。“期待来管家巷的游客,都能品一品‘南漳猪油饼’,也期待‘南漳猪油饼’也能享誉全国。”张全红满怀期待地说。

“正宗猪板油调馅,加适量的水和鸡蛋和面,高超的擀面手法和超过100度的高温烘烤,都是猪油饼酥脆好吃的关键。”只见做饼的卫师傅娴熟地将一块A4纸大小的薄饼送入烤炉,贴在炉边,几分钟,一张香气扑鼻的“猪油饼”就送到食客手中。

在街巷的另一边,一家名为“黄蓉叫花鸡”的店面也围满了游客。店主袁涛也是从外地回乡创业的襄阳小伙,他介绍说,金庸小说中,洪七公最爱黄蓉做的叫花鸡,店名就取之于此。喷香的“叫花鸡”先要在36味中草药中浸泡5个小时,然后用荷叶包裹,高温烘烤3小时,吃起来外香内嫩,透心沁齿。

襄阳礼物,新潮好玩

“优质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苏轼的一条微信朋友圈,引来欧阳修、王安石的纷纷点赞。步入管家巷一家名为“襄阳礼物”的文创小店,一本日历版2024“古代朋友圈”让游客小徐爱不释手。

“襄阳牛肉面”毛绒玩偶

小徐是襄阳人,在南京上大学,元旦回家度假,便和同学一起来到管家巷游玩。“莫邪嚯”眼罩、“金叽独立”钥匙串等襄阳特色文创礼品,让他倍感惊喜:“很好玩,很有襄阳味道。”尤其是一款名为襄阳牛肉面的毛绒玩偶,不但精心设计有面条和面碗部分,还有襄阳牛肉面特色的牛肉、豆芽以及蒜瓣。“非常逼真,很可爱。”

一款“襄阳”系列的冰箱贴也受到了游客的关注,“昭明台”“绿影壁”“仲宣楼”等襄阳著名的景点和新开的“管家巷”自成系列,还有诗词里的襄阳明信片,都极具襄阳地域文化特色。

据介绍,“襄阳礼物”围绕襄阳名人典故、历史遗迹、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特色产业五大方面,基于打卡纪念、日常生活、商务用品、节日礼品、公益宣传五大文化消费场景,对应推出襄阳古城四季手绘拼图、昭明台立体便签、襄阳美食系列冰箱贴等古建、美食、非遗、方言多系列产品200余款,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体验和消费需求。

(图片由通讯员杨东、付昌安、夏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