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3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广大干部群众认为,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相关决策的预见性,为应变局、开新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农业生产部副总经理 李闯:今年,北大荒集团粮食总产量达到455.89亿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这是来之不易的丰收。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更好发挥北大荒的优势,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党委书记 郭晓珂: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思想引领性、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我们将学深悟透,深入推进联乡帮村接访下访,有针对性解决村庄基础设施提升等实际问题。
浙江省永康市驻四川省平昌县工作队队长 杨文彪:我们将深化“千万工程”经验,推广浙江数字化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助力平昌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党委书记 夏志骁:从本村实际出发,以研学特色为优势,持续深化我们农文旅有机融合,努力探索出一条有颜值、有乡愁、有产业、有活力的乡村振兴之路。
广东省高州市柏桥村农创园园长 林常珍:我们要坚持以荔枝产业为抓手,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把我们荔枝“土特产”升级为富民兴村的“大产业”,变身乡村振兴的“金果果”。
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等“三农”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部署,扎实做好明年“三农”工作。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吕修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我们将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任务,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着力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扎实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不断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 唐世民:近100万亩因灾水毁的农田全部纳入了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明年3月底前完成立项、6月底前开工建设、12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牢牢扛稳粮食主产省的政治责任。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处长 张道昱:我们将锚定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先行地目标,聚焦大食物观,做强做精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建设。加快粮油、畜禽、水产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470个在建项目开工、达产。
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果蔬科技小院院长 蒋雨平: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打通农牧民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安徽省委农办主任 农业农村厅厅长 汪学军:我们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制定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试点工作办法,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全国农村改革探索经验。
山东省蒙阴县百泉峪村党支部书记 方国明:我们要继续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高村民收入。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们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