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次发现结晶恐龙蛋化石 对揭示恐龙产蛋过程和还原古环境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十堰日报 2023-12-21 09:46

本报讯记者朱江通讯 员 于东祥陈琦 报道:12月20日,记者从位于郧阳区柳陂镇的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联合科研团队日前在遗址一号馆恐龙蛋化石露头修复治理过程中,偶然从一窝拥有31枚恐龙蛋化石的蛋窝里,发现了3枚结晶恐龙蛋化石。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古生物化石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古生物化石专委会委员、高级工程师赵璧称,这是湖北首次发现结晶恐龙蛋化石,对于揭示恐龙产蛋过程和还原古环境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本次发现的3枚结晶恐龙蛋化石呈扁圆形,长轴为14至15厘米,短轴约12厘米,蛋壳厚度为1.31至2.4厘米,均呈原地埋藏状态。

记者在遗址现场看到,3枚结晶恐龙蛋化石与周边28枚非结晶恐龙蛋化石构成了一个蛋窝。显露在外的晶体,让这3枚特殊的恐龙蛋化石在蛋窝里闪闪发光、格外引人注目。

赵璧介绍说,3枚结晶恐龙蛋化石保存完整性均较高,蛋壳和内部结晶矿物大部分保留完好。在蛋表面小范围破口处,显示出与周边恐龙蛋化石完全不同的内部矿物结晶情况。从最典型的编号为 J2的结晶恐龙蛋化石破口观察,其内部结晶矿物类型单一,是粒径为0.2至0.4厘米的方解石。经矿物鉴别发现,靠近蛋壳部位结晶致密,蛋内部中央部位晶体矿物粗大且呈单晶状态,这说明结晶过程是从外向内发展的。

那么,结晶恐龙蛋化石是如何形成的?赵璧告诉记者:“经初步观察,这3枚结晶恐龙蛋化石应属于未孵化或恐龙未破壳的蛋。内部的方解石矿物应该是在恐龙蛋埋藏和成岩过程中,大量碳酸钙过饱和溶液通过蛋壳气孔渗入蛋内充填和结晶形成的。”

赵璧进一步阐释道:“从结晶恐龙蛋化石所在的蛋窝观察,整个蛋窝以蛋壳上表面破口和内部充填泥沙的恐龙蛋为主,表明当时这一批蛋中恐龙破壳的占大多数。3枚结晶恐龙蛋化石位于蛋窝的同一侧,可能指示靠这一侧的蛋窝微环境有一定特殊性。”

据介绍,结晶恐龙蛋化石世界罕见,主要是因为相比普通恐龙蛋化石,其形成环境和条件十分苛刻,更需要及时掩埋和特殊环境对蛋壳的保护,以及“恰到好处”的成岩物理化学条件。目前,只在大型博览会上和博物馆内偶见结晶恐龙蛋化石,但这些恐龙蛋化石都成为了“标本”,离开了产地和地层,失去了埋藏信息。相比之下,科研专家在青龙山发现的结晶恐龙蛋化石均处于原位埋藏和保护状态,并与其他恐龙蛋化石构成蛋窝集群,其研究价值更高、意义更大。

“结晶恐龙蛋化石形成于特殊的古环境,记录了恐龙产蛋和孵化时期的珍贵水文地球化学信息以及蛋窝微环境特征信息。”赵璧说,这3枚结晶恐龙蛋化石的发现,让青龙山又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据了解,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于1995年首次被发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和参观价值。

▲编号为 J2的结晶恐龙蛋化石

◀3枚结晶恐龙蛋化石所在的蛋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