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除冰雪、检查列车安全…… 他们接力完成千里运煤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19 10:00

受多轮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多地出现了中到大雪,甚至局地出现了暴雪或大暴雪天气,导致多地的供电和供暖需求显著增加。总台央视记者日前赶到了我国首个两亿吨煤炭生产基地——鄂尔多斯的神东矿区,踏上了一趟“西煤东运”的列车,向着我国最大的煤炭转运码头黄骅港进发。

恶劣天气下细致检查 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在昨天的报道中,我们的记者赶到了神东矿区至黄骅港方向的第一个编组站朱盖塔站,在那里,记者经历了“西煤东运”能源大通道的不眠夜。

目前,我们记者已经乘列车抵达位于山西忻州这条能源大通道上的一个万吨级编组站——神池南站,来看记者从那里发回的报道。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随着车速慢慢下降,我们来到了一个编组站里,司机师傅告诉我,在这要把我们这列满载一万吨煤炭的火车,像拼积木一样,后面再接一列火车,把它变成两万吨,提高运力。司机师傅告诉我,这个车一进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列车的安全检查。位于山西忻州的神池南站,海拔1500多米,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能源大通道的枢纽站,年货运量达3.5亿吨。这几天的大雪,让铁路沿线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现场的温度降到了零下20多摄氏度。

记者:师傅打扰了,想问一下这是在检查些什么?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装备公司神池南站检车员 王靖华:看一看车架有没有裂纹,车轴有没有裂纹缺陷的地方。这么冷的天,配件很容易冻裂,上面都有雪和冰,需要我们认真检查,保证列车质量。

记者:检查完这列车得多长时间?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装备公司神池南站检车员 王靖华:我们这列车一共是108辆,10个人看,需要40来分钟吧。

万吨重的运煤车进行对接编组,整个过程大概会持续3个小时。这里的工作是24小时接力完成,趁着对接的间隙,记者来到了编组站的宿舍楼。

记者: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神池南站助理值班员 李逸:我是助理值班员,负责接发车。

记者:寒潮来了,你觉得夜班有什么不一样?

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神池南站助理值班员 李逸:寒潮来了,温度明显降低了,煤炭需求量大,我这出勤次数更频繁。

记者:这么冷的天夜班是不是挺难熬?

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神池南站助理值班员 李逸:动起来就热乎了,也是想让车安全进站,再快点发出去。

夜色中,站台上的工人忙着除冰雪,检查列车安全。食堂里,厨师们正忙着为来自五湖四海的2000多名工作人员准备着餐食。

记者:师傅您好,今天做的啥菜?

餐厅厨师 巩亚飞:蒜黄炒肉丝,准备的八菜两汤。

记者:这么丰盛,这菜谱都是您设计的吗?

餐厅厨师 巩亚飞:对的,兄弟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咱们川菜、湘菜、晋菜都有。

记者:那这下了夜班还有没有?

餐厅厨师 巩亚飞:保证都有,都给他们现炒,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我们的列车现在也编组得差不多了,我们赶紧回铁轨上。可以看到,现在第二辆万吨列车正在缓缓地靠近被编组的列车,副司机正在发布信号指令,让这两列车能够精准对接。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列车已经成功完成编组,再经过半小时准备和测试工作之后,就会继续出发,我们也将跟随着这列列车继续前往黄骅港方向。经过这两天的跟车采访,能够看到,这趟保供之路可以说是接力完成的,在这样一辆普通的运煤列车背后,是很多人在默默付出努力,他们让这个冬天不再那么寒冷。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张丛婧 陈晓东 翟昊辰 思壮壮)